毕业论文范文网-论文范文
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学前教育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 工商管理 会计专业 行政管理 广告学
机械设计 汉语文学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药学论文 播音主持 人力资源 金融论文 保险学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计算机论 电子信息 市场营销 法学论文 财务管理 投资学
体育教育 小学教育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书法论文 护理论文 心理学论 信息管理 公共事业 给水排水 新闻专业 摄影专业 广电编导 经济学
  • 范文首页 |
  • 毕业论文 |
  • 论文范文 |
  • 计算机论文 |
  • 外文翻译 |
  • 工作总结 |
  • 工作计划 |
  • 现成论文 |
  • 论文下载 |
  • 教学设计 |
  • 免费论文 |
  • 原创论文 |
搜索 高级搜索

原创毕业论文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范文网-论文范文 -> 免费论文 -> 计算机论文

进销存管理系统

作者: 浏览:7次
免费专业论文范文
免费专业论文
政治工作论文
计算机论文
营销专业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范文
医药医学论文范文
法律论文范文
生物专业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范文
化学教学论文范文
电子专业论文范文
历史专业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社会学专业论文
英语专业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范文
语文专业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范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社科文学论文
教育论文范文
数学论文范文
物流论文范文
建筑专业论文
食品专业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范文
工商管理论文范文
会计专业论文范文
专业论文格式
化工材料专业论文
英语教学专业论文
电子通信论文范文
旅游管理论文范文
环境科学专业论文
经济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范文
营销专业论文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范文
物流论文范文
财务会计论文范文
数学教育论文范文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范文
法律专业论文范文
工商管理论文范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专业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范文
机械模具专业论文
报告,总结,申请书
心理学论文范文
学前教育论文范文

收费计算机专业论文范文
收费计算机专业论文
Delphi
ASP
VB
JSP
ASP.NET
VB.NET
java
VC
pb
VS
dreamweaver
c#.net
vf
VC++
计算机论文
毕业论文范文题目:进销存管理系统,论文范文关键词:进销存管理系统
进销存管理系统毕业论文范文介绍开始:

 摘      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有关方面知识,特别是ERP在国内的发展。初步分析了当前务业公司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ERP的几项关键技术。ERP的关键在于所有用户能够裁剪其应用,因而具有天然的易用性针对目前务业公司企业内部沟通不良等等问题现状,联系实际情况设计实现了一个以控制物流为主的管理软件。该系统实现了部分ERP的功能,尽力做到降低实施成本,减少实施风险 ,加快实施进度 ,增加投资回报。


关键字: 企业资源计划、存货、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
Abstract:
 This paper concerns on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specially the internal development of ERP .It analyzes the problem existing in business management and introduces some key techniques of ERP.
This design 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bad communication throughout the
whole business, puts a software majoring in the management of business
process into practice. It has some functions of ERP and try to reduce the
cost and the risk, improve the speed of implement and return of
 investment. Key to ERP is the way in which users can tailor the application so it is intrinsically easy to use.


Keywords: ERP, stock in trade, the monthly average of price,the Real-time average of price.

摘      要 2
Abstract: 3
第一章  前 言 5
第二章 ERP概论 8
2.1 ERP具备的功能标准应包括四个方…………………………………………………………..8
2. 2 ERP系统的管理思想………………………………………………………………………………9
2. 3 ERP的风险及其预防……………………………………………………………………………..14
2.3.1 ERP项目的风险 14
2.3.2风险的预防 15
第四章 问题定义时期 34

第一章  前 言
 根据指导老师、公司和客户的要求,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青雅进销存管理系统》,要求利用Visual Basic完成管理平台设计,构造所用的类库;使用Access数据库存储数据;系统能在网络条件下运行。
 青雅公司(现国内大多实业公司的代表)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不足,计算机使用率低,大量的日常工作皆是手工处理,因此工作效率低落,企业内部沟通不良等等问题很难克服。要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内部信息化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实施先进的办公室自动化系统,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管理、共享及交流,才能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21世纪取得先机。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中国经济改革的逐渐深化,制造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改善企业内部以及整个供应链各个环节的管理、调度及资源配置,迅速适应客户的新需求和市场新机遇的能力,是中国企业赢得竞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而快速有效地实施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从根本上说,企业就是一个利用资源(人、财、物、时间),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组织,ERP就是对这些资源进行计划、调度、控制、衡量、改进的管理技术和信息系统。现今的企业并不只是人力资源、资金和产品的组合,它还应该包括供应、销售、市场营销、客户服务、需求预测,以及其他更多的东西。如果一个ERP系统真正想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其生产能力,它必须能够非常融洽地和其他关键性的商务领域进行交流。
 企业资源计划(ERP)应用将许许多多的商务过程自动化并集成在一起,从而有助于企业保持竞争优势;数字内容管理应用有效地控制存储、检索和资源的再利用,从而理顺了各种操作,有助于避免冗余;供应链管理就是对供应链中的货物和服务、信息、以及金钱以电子方式进行规划和实行流控制,提高系统的智能化程度,产、供、销、财务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使企业处于全面受控状态,压缩投资规模,加快资金周围,在实时反映的基础上,修正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各个环节上的偏差,降低产品成本和不必要的原料和在制品积压。ERP将和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商业职能(BI),知识管理(KM)以及电子商务完全融合在一起。这些系统将会象一个团队一样工作,经常性地和客户进行联系,从而为他们提供服务,出谋划策以及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针对目前国内实业公司存在的问题,本文设计一个以物料流处理为主,具有一定智能特性和网络特性的管理系统。该系统不仅能智能的控制企业的物流情况,而且还具有操作方便、便于纠错的特点。
概括起来系统的优点如下:
 用户基本资料一次性建立,便于规范控制。
 物料控制半自动化,加强了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
 提高库存管理的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库存量,包括中间库存和在制品的库存,以减少在库存上的资金积压。
 最大限度的保证订货任务的按期完成。
 提高计划的可能性,实现均衡生产:
 集成管理职能,提高管理效率。
 本文的第一、二章介绍了什么是ERP、 ERP系统的管理思想 、应用ERP与企业的关系及ERP的风险及其预防。以及在国内的发展状况、应用及前景等。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接着主要阐述了青雅进销存管理系统的设计高层目标、当前目标,系统要求、总体设计、详细设计、测试等。最后是本次毕业设计的总结和体会。
 最初本着尽可能完成ERP的各项功能的原则,将物料控制到只在需要的时候向需要的部门按需要的数量,提供所需要的物料,也就是说,它既要防止物料供应滞后于对他们的要求,也要防止物料过早地出产和进货,以免增加库存,造成物资和资金的积压,设计了这套管理软件,但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实际问题非常复杂,软件很难控制,本着能自动化的尽量自动化,不容易实现自动化的则人为操作,由于能力有限和时间的限制,系统的设计难免会存在不足之处,敬请各位同学、老师不吝赐教。
第二章 ERP概论
  公认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是 Gartner Group 1990年初提出的, Gartner Group 信息技术词汇表中关于 ERP 的定义:
  一个由 Gartner Group 开发的概念,描述下一代制造商业系统和制造资源计划(MRP II)软件。它将包含客户/服务架构,使用图形用户接口,应用开放系统制作。除了已有的标准功能,它还包括其它特性,如品质、过程运作管理、以及调整报告等。特别是,ERP采用的基础技术将同时给用户软件和硬件两方面的独立性从而更加容易升级。ERP的关键在于所有用户能够裁剪其应用,因而具有天然的易用性。
ERP具备的功能标准应包括四个方面     
 1、超越MRPⅡ范围的集成功能
 包括质量管理;试验室管理;流程作业管理;配方管理;产品数据管理,维护管理;管制报告和仓库管理。
2、支持混合方式的制造环境  
  包括既可支持离散又可支持流程的制造环境;按照面向对象的业务模型组合业务过程的能力和国际范围内的应用。
3、支持能动的监控能力,提高业务绩效
  包括在整个企业内采用控制和工程方法;模拟功能;决策支持和用于生产及分析的图形能力。
4、支持开放的客户机/服务器计算环境
 包括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图形用户界面(GUI);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CASE),面向对象技术;使用SQL对关系数据库查询;内部集成的工程系统、商业系统、数据采集和外部集成 (EDI)。
 ERP是对MRPⅡ的超越,从本质上看,ERP仍然是以MRPⅡ为核心,但在功能和技术上却超越了传统的MRPⅡ,它是以顾客驱动的、基于时间的、面向整个供应链管理的企业资源计划
2. 2 ERP系统的管理思想
 ERP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体现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的思想
 在知识经济时代仅靠自己企业的资源不可能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还必须把经营过程中的有关各方如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客户等纳入一个紧密的供应链中,才能有效地安排企业的产、供、销活动,满足企业利用全社会一切市场资源快速高效地进行生产经营的需求,以期进一步提高效率和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换句话说,现代企业竞争不是单一企业与单一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一个企业供应链与另一个企业供应链之间的竞争。ERP系统实现了对整个企业供应链的管理,适应了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需要。
现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的思想
 ERP系统支持对混合型生产方式的管理,其管理思想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精益生产LP(Lean Production)”的思想,它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提出的一种企业经营战略体系。即企业按大批量生产方式组织生产时,把客户、销售代理商、供应商、协作单位纳入生产体系,企业同其销售代理、客户和供应商的关系,已不再简单地是业务往来关系,而是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合作伙伴关系组成了一个企业的供应链,这即是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其二是“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的思想。当市场发生变化,企业遇有特定的市场和产品需求时,企业的基本合作伙伴不一定能满足新产品开发生产的要求,这时,企业会组织一个由特定的供应商和销售渠道组成的短期或一次性供应链,形成“虚拟工厂”,把供应和协作单位看成是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运用“同步工程(SE)”,组织生产,用最短的时间将新产品打入市场,时刻保持产品的高质量、多样化和灵活性,这即是“敏捷制造”的核心思想。
3、体现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
 ERP系统中的计划体系主要包括: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计划、采购计划、销售执行计划、利润计划、财务预算和人力资源计划等,而且这些计划功能与价值控制功能已完全集成到整个供应链系统中。
 另一方面,ERP系统通过定义事务处理(Transaction)相关的会计核算科目与核算方式,以便在事务处理发生的同时自动生成会计核算分录,保证了资金流与物流的同步记录和数据的一致性。从而实现了根据财务资金现状,可以追溯资金的来龙去脉,并进一步追溯所发生的相关业务活动,改变了资金信息滞后于物料信息的状况,便于实现事中控制和实时做出决策。
 此外,计划、事务处理、控制与决策功能都在整个供应链的业务处理流程中实现,要求在每个流程业务处理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工作潜能与责任心,流程与流程之间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精神,以便在有机组织中充分发挥每个的主观能动性与潜能。实现企业管理从“高耸式”组织结构向“扁平式”组织机构的转变,提高企业对市场动态变化的响应速度。
 总之,借助IT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应用,ERP系统得以将很多先进的管理思想变成现实中可实施应用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2. 3  应用ERP与企业的关系  
 ERP是借用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来改造原企业旧的管理模式,是先进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思想和方法。ERP软件在实际的推广应用中,其应用深度和广度都不到位,多数企业的效果不显著,没有引起企业决策者的震动和人们的广泛关注。 
实施ERP是企业管理全方位的变革
 企业领导层应该首先是受教育者,其次才是现代管理理论的贯彻者和实施者,规范企业管理及其有关环节,使之成为领导者、管理层及员工自觉的行动,使现代管理意识扎根于企业中,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国外企业实施ERP 似乎没有讨论的余地,全盘接受,自觉性强。其实,办企业这样做是天经地义的,而我们还要等待思想提高,观念更新,有时还要避开锋芒,迁就陈腐,互相推诿。如果我们不坚决向这些陋习告别,这场全方位的变革就会反复、甚至夭折。
企业管理班子要取得共识
 要眼睛向内,练好内功,做好管理的基础工作,这是任何再好的应用软件和软件供应商都无法提供的,只能靠自己勤勤恳恳地耕耘。把ERP的实施称为"第一把手工程",这说明了企业的决策者在ERP实施过程中的特殊作用。ERP是一个管理系统,牵动全局,没有第一把手的参与和授权,很难调动全局。
ERP的投入是一个系统工程  
 ERP的投入和产出与其他固定资产设备的投入和产出比较,并不那么直观、浅显和明了,投入不可能马上得到回报,见到效益。ERP的投入是一个系统工程,并不能立竿见影,它所贯彻的主要是管理思想,这是企业管理中的一条红线。它长期起作用、创效益,在不断深化中向管理要效益。  
 此外,实施ERP还要因地制宜,因企业而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要根据企业的具体需求上相应的系统,而不是笼统地都上小型机,或者不顾企业的规模上 WindowsNT,这样长期运作,对企业危害性极大。其次,这种投入不是一劳永逸的,由于技术的发展很快,随着工作的深入,企业会越来越感到资源的紧缺,因此,每年应有相应的投入,才能保证系统健康地运转。
ERP的实施需要复合型人才
 他们既要懂计算机技术,又要懂管理。当前高校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远远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有一个过程和一定的时间,但企业领导者常把这样不多的人才当作一般管理者,没有把他们当作是企业来之不易的财富,是一支重要的队伍。这与长期忽视管理有关,这些复合型人才在企业中的地位远远不及市场开拓人员和产品开发者,而是"辅助"角色,不是政策倾斜对象,这种因素是造成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另外,当企业上ERP时,这些复合型人才起到了先导作用,而一旦管理进入常规,他们似乎又成为多余的人,这已成为必然规律。在人才市场上,复合型人才最为活跃,那些有眼力的企业家都会下功夫挖掘人才,而这也不利于实施队伍的稳定。  总之,条件具备的企业要不失时机地上ERP管理系统,不能只搞纯理论研究、再研究,长时间地考察。要首先整理好内部管理基本数据,选定或开发适合自己企业的ERP软件,条件成熟了就上。
2. 3 ERP的风险及其预防
 企业的条件无论多优越,所做的准备无论多充分,实施的风险仍然存在。在ERP系统的实施周期中,各种影响因素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如何有效地管理和控制风险是保证ERP系统实施成功的重要环节之一。   
2.3.1 ERP项目的风险  
 通常人们在考虑失败的因素时,一般着重于对实施过程中众多因素的分析,而往往忽视项目启动前和实施完成后ERP系统潜在的风险。对于ERP项目而言,风险存在于项目的全过程,包括项目规划、项目预准备、实施过程和系统运行。归纳起来,ERP项目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缺乏规划或规划不合理;
项目预准备不充分,表现为硬件选型及ERP软件选择错误; 
实施过程控制不严格,阶段成果未达标;
设计流程缺乏有效的控制环节; 
实施效果未做评估或评估不合理;  
系统安全设计不完善,存在系统被非法入侵的隐患;
 灾难防范措施不当或不完整,容易造成系统崩溃。 
2.3.2风险的预防
1、战略规划  
企业是否存在一个五年的IT系统规划?随着社会的信息化,IT系统对于企业不仅是工具,更是技术手段。ERP作为IT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于企业的长期规划,是长期规划的手段和保证。ERP的目标源于IT系统规划,是评价ERP系统成败的基本标准,应依据IT系统规划,明确ERP 系统的实施范围和实施内容。   
2.项目预准备
 确定硬件及网络方案、选择ERP系统和评估咨询合作伙伴是该阶段的三项主要任务,也是ERP系统实施的三大要素。硬件及网络方案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ERP系统功能的强弱决定企业需求的满足程度;咨询合作伙伴的工作能力和经验决定实施过程的质量及实施成效。
3.项目实施控制 
 在ERP系统实施中,通常采用项目管理技术对实施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有效的实施控制表现在科学的实施计划、明确的阶段成果和严格的成果审核。不仅如此,有效的控制还表现在积极的协调和通畅的信息传递渠道。实施ERP 的组织机构包括:指导委员会、项目经理、外部咨询顾问、IT部门、职能部门的实施小组和职能部门的最终用户。部门之间协调和交流得好坏决定实施过程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目前,在企业缺乏合适的项目经理的条件下,这一风险尤其明显和严重。  4.业务流程控制  
 企业业务流程重组是在项目实施的设计阶段完成的。流程中的控制和监督环节保证ERP在正式运行后,各项业务处于有效的控制之中,避免企业遭受人为损失。设计控制环节时,要兼顾控制和效率。过多的控制环节和业务流程冗余势必降低工作效率。而控制环节不足又会有业务失控的风险。 
5.项目实施效果
 虽然项目评估是ERP实施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但这并不意味着项目评估不重要。相反,项目评估的结果是ERP实施效果的直接反映。正确地评价实施成果,离不开清晰的实施目标、客观的评价标准和科学的评价方法。目前普遍存在着忽视项目评估的问题。忽视项目评估将带来实施小组不关心实施成果这一隐患。这正是ERP项目的巨大风险所在。
统安全管理  
 系统安全包括:操作系统授权、网络设备权限、应用系统功能权限、数据访问权限、病毒的预防、非法入侵的监督、数据更改的追踪、数据的安全备份与存档、主机房的安全管理规章、系统管理员的监督,等等。目前,企业中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人员较少,计算机接入Internet的也不多。因此,在实施ERP系统时,普遍存在着不重视系统安全的现象。诸如:用户不注意口令保密、超级用户授权多人等。缺乏安全意识的直接后果是系统在安全设计上存在着漏洞和缺陷。近年来,不断有报章披露银行或企业计算机系统被非法入侵的消息,这给企业敲响了警钟。
7.意外事故或灾难  
 水灾、火灾、地震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会给ERP系统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企业正式启用ERP系统后,这种破坏将直接造成业务交易的中断,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未雨绸缪的策略和应对措施是降低这一风险的良方。如建立远程备份和恢复机制;在计算机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恢复手工处理业务的步骤和措施。
2.4 MRP是ERP的核心功能
- -只要是“制造业”,就必然要从供应方买来原材料,经过加工或装配,制造出 产品,销售给需求方,这也是制造业区别于金融业、商业、 采掘业(石油、矿产)、服务业的主要特点。任何制造业的经营生产活动都是围绕其产品开展的,制造业 的信息系统也不例外,MRP就是从产品的结构或物料清单(对食品、医药、化工行 业则为“配方”)出发,实现了物料信息的集成—— 一个上小下宽的锥状产品结 构:其顶层是出厂产品,是属于企业市场销售部门的业务;底层是采购的原材料或 配套件,是企业物资供应部门的业务;介乎其间的是制造件,是生产部门的业务。 如果要根据需求的优先顺序,在统一的计划指导下, 把企业的“销产供”信息集成起来,就离不开产品结 构(或物料清单)这个基础文件。
    在产品结构上,反 映了各个物料之间的从属关系和数量关系,它们之间的连线反映了工艺流程和时间周期;换句话说,通过 一个产品结构就能够说明制造业生产管理常用的“期 量标准”。MRP主要用于生产“组装”型产品的制造业, 如果把工艺流程(工序、设备或装置)同产品结构集 成在一起,就可以把流程工业的特点融合进来。
- -通俗地说,MRP是一种保证既不出 现短缺,又不积压库存的计划方法,解决了制造业所 关心的缺件与超储的矛盾。所有ERP软件都把MRP作为其 生产计划与控制模块,MRP是ERP系统不可缺少的核心功 能。
2.4.1 MRPⅡ是ERP的重要组成
-MRP解决了企业物料供需信息集成,但是还没 有说明企业的经营效益。MRPⅡ同MRP的主要区别就是它 运用管理会计的概念,用货币形式说明了执行企业“ 物料计划”带来的效益,实现物料信息同资金信息集 成。衡量企业经营效益首先要计算产品成本,产品成 本的实际发生过程,还要以MRP系统的产品结构为基 础,从最底层采购件的材料费开始,逐层向上将每一 件物料的材料费、人工费和制造费(间接成本)累积,得出每一层零部件直至最终产品的成本。
2.5 ERP系统的技术实现
 在企业中,直接使用软件开发商提供的ERP系统对IT部门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虽然与开发大规模的定制应用相比,购买ERP系统可以增加IT系统的投资回报率,但也可能大大增加相应基础设施的复杂程度。因此企业IT部门在为ERP系统选择适当的结构平台时,必须考虑以下技术实现问题。
2.5.1系统结构
 目前,几乎所有的ERP系统都采用多层次的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并且绝大多数时候都采用了客户机/胖服务器模型。这种模型可以更有效地进行应用管理,降低网络的复杂性并保证数据库的完整性。
IT部门在设计ERP系统结构时必须考虑三个层次:表示层、应用层和数据库层。表示层、应用层与数据库层分离(不管是物理的还是逻辑的)已经成为创建模块化、可更新的客户机/服务器应用的一种最常见的方法。这样一来,用户可以从数据库服务器中装载可执行的应用,从而简化对应用的管理,同时在需要时,每个服务器还可以请求它自己的可执行模块。类似的,可伸缩性也相应地变得简单并且可通过增加应用服务器来进行升级。
 此外,ERP系统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还有赖于其网络运行能力。在实施ERP的过程中,许多企业最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在计划和实施ERP项目时没有充分考虑网络带宽问题。因此,为了确保ERP实施以后拥有足够的性能,项目实施小组在规划ERP项目时必须了解目标网络的速度并且详细理解应用结构的网络性能需求。
2.5.2 系统集成
 绝大多数用户在实施企业ERP项目时一般都会采用来自多个不同厂商的ERP系统,因而经常需要不同的数据库和硬件平台。而且,随着这些独立系统的实现,IT部门需要将这些分离的ERP子系统相互集成起来,同时还必须将现有的应用同已有的应用和决策支持系统集成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ERP项目的作用。有鉴于此,用户应该选择市场前景最广阔的基础设施组件,因为这些组件以后集成起来更容易一些。
 最理想的集成方法是在一个单一的操作系统和数据模型上运行多个应用。然而,虽然这种方法可以减少集成相关应用的复杂性,但却增加了实施的时间。除此之外,这种方法一旦实施完成,其灵活性就要相对差一些。不过,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选择单一厂商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因为绝大多数应用软件开发商都依赖专用的或特定的数据库系统。
2.5.3 可扩展性与数据仓库
 企业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核心商业过程,包括财务、人力资源、制造、后勤、客户服务和销售等。发展越快的企业其核心商业过程的调整频率就越高,因此在安装ERP系统时一个主要的考虑就是可扩展性。可扩展性是指将应用扩展到其他企业系统中特别是数据仓库中的能力。在这里,将数据在系统之间进行转移的能力是最为关键的。
 ERP和数据仓库打包应用都允许IT人员在应用系统中集成原有的信息基础设施。这种方法简化了对基础设施的管理,也使增值销售商可以利用用户已经具有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开发相关的ERP数据分析应用。ERP系统的增值销售商还可以提供额外的数据仓库应用功能。这些数据仓库可能很少提供与其他ERP包或现有资源的集成。这种做法将大大限制它们的功能,因为即使一个相对受限的(在用户的数量方面)数据库应用也可能需要访问来自多个数据源的数据。
2.5.4 系统管理
1.分布式系统管理
用户在实施ERP项目时必须认真考虑是否能将系统管理扩展到其他应用。当前,针对ERP产品的系统管理方案仍然很不成熟,其原因主要是没有统一的标准,而且缺乏来自ERP厂商的合作以及在分布式系统管理厂商中缺乏相应的ERP专家。不过这种形势将在今后的ERP系统中得到改进。SAP现在已通过发布编程接口和分布式系统管理接口加强与系统管理软件的集成,其他ERP厂商也将会逐步涉足这一领域。
分布式系统管理软件厂商正在推出补充、扩展、填补ERP产品系统管理空白的软件,如缺乏健壮的日程安排、性能监视和存储管理功能等。现有的分布式系统管理软件大部分仅限于对应用组件/资源的外部监控,而ERP系统的有效管理需要对内部应用结构和功能有深入的了解。不过,分布式系统管理产品的性能将会不断提高,并逐渐满足ERP系统的需求。
 SAP的R/3虽然具有最广泛的系统管理功能并且在计算中心管理系统(CCMS)中提供了有限的功能控制和监视工具,但是在大中型的R/3安装中会迅速显露出其不足。Oracle提供了OracleEnterpriseManager用于第三方机构将系统管理方案集成到Oracle数据库中。但传统的分布式系统管理厂商对PeopleSoft和Baan只有很少的支持。
 总之,没有一个单一的产品或框架能够满足所有ERP应用的分布式系统管理需求。每种系统管理功能必须针对客户服务环境中的ERP系统、平台要求和已有系统管理设施的集成问题一一进行解决。
2.数据的备份/检索
 随着企业数据通信流量的不断增加,IT部门在满足用户对存储空间的需求方面已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用户开始越来越多地选择第三方独立软件厂商和系统厂商提供的三层备份/检索方案。
 据METAGroup估计,与数据存储相关的成本(如磁盘、控制器复杂性、备份/检索软件、硬件以及额外的人员)将占服务器总成本的75 %。用户必须考虑每个服务器、存储管理和应用备份/检索功能的购买成本。尽管企业服务器的选择对ERP系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它只占ERP系统总成本的一小部分。而且,即使在前端数据库创建成本降低时,数据库维护成本一般仍占整个前端数据库成本的15%。
 总之,IT部门必须在高级应用(如ERP、数据仓库)中支持备份/检索。一般而言,影响服务器性能和成本的主要因素都与数据的存储量有关,因此企业IT部门需要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存储能力而不是CPU能力上。
2.5.5  ERP系统规划的几个关键问题
   ERP系统规划是面向未来、全局性和关键性的问题;其工作环境是组织管理环境,高层信息管理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是工作主体,而为整个系统建设确定目标、战略、系统总体结构方案和资源计划;规划人员对管理和技术的理解程度、对管理和技术的发展见识,以及开创精神与务实态度是规划工作的决定因素。
系统规划的几个关键问键
 组织战略计划是核心;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是关键; 应变能力是企业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的瓶颈问题; 人、管理、技术应协调发展。
 系统规划的出发点:信息系统的必须支持企业的目标;
信息系统是一个企业的有机组成部份,并对企业的总体有效性
关键性作用,一定要支持组织的企业需求并直接影响其目标,因而规划过程必须是企业战略转化的过程:企业战略的任务、目标 ==> 规划 过程 ==> 信息系统的目标、战略、总体桔构
信息系统的战略应当表达企业中各管理层次(战略计划层、管理控制层、操作控制层)的需求;
信息系统应向整个组织提供一致性的信息;  
信息系统应在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改变时保持工作能力
2.5.6 规划过程:
(1).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方面:提高客户服务效益, 降低客户服务成本;提高物料管理效益, 降低物料管理成本;提高生产管理效益, 降低生产管理成本;提高质量效益, 降低质量成本;提高采购效益, 降低采购成本;提高生产效益,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用料效率,降低用料成本;提高库存效率,降低库存成本。(2). 在系统应用方面:降低企业信息系统的总体拥有与使用成本,增强企业活力:提高处理效率,降低硬件成本;提供友好界面,降低培训成本;提供灵活接口,降低扩充成本;提高使用效率,降低作业成本;提高沟通效率,降低沟通成本;提高维护效率,降低维护成本;加强系统纠错,降低失误成本;提高数据安全,降低保密成本。
ERP系统当前的使用情况
第三章 ERP发展历程及运作中
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ERP发展历程
 ERP即企业资源计划,是一种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它将企业各个方面的资源充分调配和平衡,为企业提供多重解决方案,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世界500强企业中有80%的企业都在用ERP软件作为其决策的工具和管理日常工作流程,其功效可见一斑。西方企业管理方法的发展经历了以下过程:1. 订货点法。在40年代,计算机系统还没有出现,为了解决库存控制问题,人们提出了订货点法。2. 时段式MRP。到60年代随着计算机系统的发展,使得短时间内对大量数据进行复杂运算成为可能。于是人闪提出了MRP理论。3. 闭一半MRP。随着人们认识的加深及计算机系统的进一步普及,MRP的理论范畴也得到了发展,在70年代为解决采购、库存、生产、销售的管理,发展了生产能力需求计划、车间作业计划以及采购作业计划理论。4. MRPII理论。80年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企业内部信息得到充分共享,MRP的各子系统也得到了统一,形成了一个集采购、库存、生产、销售、财务、工程技术等为一体的子系统。于是发展了MRPII理论。05. ERP的产生。到了90年代,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企业竞争的空间和范围进一步扩大,80年代主要面向企业内部资源全面管理的思想随之逐步发展成为怎样有效利用和管理整体资源的管理思想。90年代初美国加特纳公司首先提出了ERP的概念报告。企业管理的目的是使企业更有效地运作。衡量企业运作效率,目前管理者最常用的四个判断工具为:*基础信息,如资金信息:现金流量和财务比率;*生产信息,如成本信息:资源利用率和总体利润等;*能力信息,如企业相对竞争者的专长和弱点;*资源分配信息,包括资源和人力等。   在引入ERP之前,企业内信息的交流大部分是通过纸张的传递。尽管有的企业已经存在这样那样的网络系统,但人们还是习惯于通过有形的文件来传达信息。这是因为企业内的各个系统各自为政、互相割裂的缘故。ERP正是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应运则生的。它将组织中的各个功能模块有机地集成起来,共同运作。    如今ERP已经广泛流行起来,在世界范围内,ERP/MRPII的供应商主要有SAP、ORACLR、BAANN和PeopleSoft几家公司,其中尤以SAP公司的SAP R/3风头为盛。    ERP项目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是有钱买来软件就可以的。ERP更多的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它涉及面广,投入大,实施周期长,难度大,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来保证项目实施的成功,一般在实施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 最高决策者和全体员工的参与。ERP的实施关系到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的调整,业务流程的变化及大量的人员变动,没有企业领导的参与将难于付诸于实践。但同时ERP是企业级的信息集成,没有全体员工的参与也是不可能成功的。2. 知识更新。ERP是信息技术和先进管理技术的结合,无论是决策者、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都要掌握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并将之运用到现代企业的管理中去。3. 规范化的数据。ERP系统实现了企业数据的全局共享,作为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它处理的对象是数据。数据规范化是实现信息集成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信息的准确、完整和及时。所以实施ERP必须要花大力气准备基础数据。比如,产品数据信息、客户信息、供应商信息等。4. 业务流程重组和机械重组。ETP是面向工作流的,它实现了信息的最小冗余和最大共享。传统需要几个步骤或几个部门来完成的任务。在实施ERP系统之后可能只需要一次使能完成了。四企业要让ERP系统发挥作用,有必要在业务流程和组织机构方面进行重组,以使之符合ERP的实施要求。  ERP强调对企业管理的事前控制能力,把设计、制造、销售、运输、仓储和人力资源、工作环境、决策支持等方面的作业,看作是一个动态的、可事前控制的有机整体。ERP系统将上述各个环节整合在一起,它的核心是管理企业现有资源,合理调配和准确利用现有资源,为企业提供一套能够对产品质量、市场变化、客户满意度等关键问题进行实时分析、判断的决策支持系统。  ERP是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主要实施对象是企业,目的是将企业的各个方面的资源(包括人、财、物、产、供、销等因素)合理配置,以使之充分发挥效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全方位地发挥能量,从而取得最佳经济效益。ERP系统在MRPII的基础上扩展了管理范围,提出了新的管理体系结构,把企业的内部和外部资源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这里充分贯彻了供应链的管理思想,将用户的需求和企业内部的制造活动以及外部供应商的制造资源一同包括了进来,体现了完全按客户需求制造的思想。  ERP集中反映出现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同时也强调因地制宜的原则。但是现今的ERP软件还不完善,远没有达到客户对之的要求,甚至也没有彀软件供应商们自己所作出的承诺。用户需要的是更周密的供应链计划、更灵活地实施,希望ERP不仅能适合今天的业务流程,而且要能够迅速改革,适应将来的新模式。如今的ERP系统主要弱点在计划功能方面,即主生产调动模块和制造资源计划模块没能适时地以现有的资源响应客户的需求,因而难以对现实世界的供应链提供支持。
3.2 ERP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
 随着MPPII失败的项目增多,使得企业大笔投资没有产生应有的效果,有必要 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ERP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软件问题: 
  对于软件问题,一般很少有公司会承认这一点,但是,软件问题的确存在。软件问题主要存在以下极点:①程序的质量问题;②程序所蕴含的管理逻辑是否合理,③功能是否足够,④是否满足企业发展对采用新技术的需要。
  例如,有一家K公司使用比较生僻,但较易学习的L语言编写的MRP软件中,程序里竟然没有事务处理。这样的程序,客户端一但出现掉电和误操作,数据库必然会出现非一致性的数据,而掉电和误操作在企业中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如此一来,这样的程序实质上根本就不是一个完全商品化的软件。企业购买如此的软件,其最终的结果当然是可以想象和预见的。
  ERP是企业管理的哲学,具有严密的管理逻辑。软件的功能模块应有效贯穿企业运作的各个过程。国外软件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主要问题是某些业务流程尽管合乎管理逻辑,但不适应现阶段中国企业的实际,因为西方国家的企业运作比中国的企业运作规范得多。
  例如国内C公司的ERP软件,在财务管理模块中,由于程序设计原理上的不足,在一些极普通的情况下,正常的应收、应付款无法处理,它就把正常的应收、应付款在软件中按其它应收应付来处理。这种以软件为中心,明显违背业务逻辑和管理原则的情况,在国内的一些所谓老牌公司的软件中表现出来。
  软件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软件的商品化问题。一些公司急功近利和不负责任的做法,不但直接损害了制造企业的利益,也直接对整个ERP的形象和市场造成了很大的损害。
 实施问题; 
  无论是国内公司,还是国外的公司,实施都是一个大问题。实施的问题主要是出在实施人员身上。实施人员的管理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不足,特别是缺乏企业背景和解决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其存在的根本性问题。而实施人员本身的素质同实际所需求的能力差异是导致ERP项目屡遭败绩的主要原因。
  长期以来,外国公司由于语言交流的需要,在员工招聘上强调外语技能的水平,而降低了实施技能的要求,企图通过培训来弥补实施能力上的不足,实践证明这并没有达到预期的设想。国内一些公司为了尽快推出ERP软件,同时也为了保证软件在实施期间出现的程序问题得到及时的处理,国内的公司在人员选择上则偏重于职员的计算机编程能力。这两种人员的过多使用,使软件实施人员的素质偏离了ERP项目所应有的基本素质,使ERP项目的实施过程变得越来越象计算机工程。实施人员自身的局限性,使他无法从管理的角度去把握ERP项目的整个方向和进程,为了交差,他只能从自己最擅长的方面去做,毕竟ERP同计算机密不可分吧。这样的搞法,ERP在中国的前途肯定是可忧的。
  企业必须明白,只有客户才是ERP市场最终的主宰,如果企业不能从ERP项目中获得收益,这个市场迟早会消亡。如果ERP应用得好的话,ERP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但是,同样需要说明的是,企业在ERP实施和应用中也承担着极大的责任。
  任何一个企业都可以上ERP项目,也都可以从ERP中获得巨大的收益。但是,任何一个企业的ERP实施过程都不会是一样的。因为每个企业的情况和管理的基础不一样,ERP的实施过程及在此过程中的管理规范化工作、管理基础工作、业务重组工作等都会有所不同,工作量和时间也会不一样,企业和实施人员为此所付出的辛劳和努力也不同。一般来说,工作量的大小及实施周期同企业目前的状态成反比
企业管理问题:
  企业必须抛弃这样的想法:企业在ERP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处于从属的地位,只需要做好配合工作就可以了。这样的想法和作法都是错误的。企业必须在ERP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处于主动和主导的地位,并发挥决定性领导作用。软件商派驻的实施人员只能起一个参谋和指导作用,真正发挥领导、组织、调度、指挥作用的是企业。我们相当的一部分企业把ERP项目主要交给本企业的计算机技术人员去组织实施,这种做法实质上是把一个管理项目转变成为一个计算机项目。试想如果企业要进行一项组织和业务流程改革,企业会把这个项目交给计算机技术人员去操作吗?正确的作法应该是建立企业一把手直接领导的,以企业一把手主要的工作助手负责具体调度和操作,以计算机技术人员为主包括企业各主要业务部门的项目工作小组,来负责整个项目的实施和运作。必须坚持一把手原则,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运行。
ERP项目是一个很复杂的管理工程,不经过艰辛的努力和付出,就想获得成果和收获是不可能的事。俗语说得好,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3.3 ERP管理系统的扩充点与主要特点
 (1) ERP更加面向市场、面向经营、面向销售,能够对市场快速响应;它将供应链管理功能包含了进来,强调了供应商、制造商与分销商间的新的伙伴关系;并且支持企业后勤管理;
(2) ERP更强调企业流程与工作流,通过工作流实现企业的人员、财务、制造与分销间的集成,支持企业过程重组;
(3) ERP纳入了产品数据管理PDM功能,增加了对设计数据与过程的管理,并进一步加强了生产管理系统与CAD、CAM系统的集成;
(4) ERP更多地强调财务,具有较完善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这使价值管理概念得以实施,资金流与物流、信息流更加有机地结合;一般而言,除了MRPII的主要功能外,ERP系统还包括以下主要功能:供应链管理、销售与市场、分销、客户服务、财务管理、制造管理、库存管理、工厂与设备维护、人资源、报表、制造执行系统 (Manufacturing Executive System,MES)、工作流服务和企业信息系统等方面。此外,还包括金融投资管理、质量管理、运输管理、项目管理、法规与标准和过程控制等补充功能。
ERP是信息时代的现代企业向国际化发展的更高层管理模式。它能更好地支持企业CIMS各方面的集成,并将给企业带来更广泛、更长远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第四章 问题定义时期
4.1 问题的提出:
 青雅公司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信息化不足,计算机使用率低,大量的日常工作皆是手工处理,因此工作效率低落,企业内部沟通不良等等问题很难克服,仓库管理很不合理,不能及时根据需要调整库存。
公司希望解决的问题是:
 缺少一个集成的信息平台和信息系统,而各个业务部门之间缺少信息沟通(即重复劳动)和共享是传统库存管理中资金占用过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解决企业内部统一的物料编码管理,物流管理中的信息流通。库存积压与物料的配套问题。
 完善质量检验,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信息进行全面管理,包括原材料、外购外协件、半成品、成品各道工序的质量控制,用户反馈,售后服务,并对各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生产管理,对车间作业进行管理,对施工通知单、设计更改通知单进行制订与查询。
 销售部门能方便地根据预测信息、各仓库的库存信息和客户的要货情况作出货物的调拨计划和改制计划。
随时了解供应商的供货(原材料和外协加工)执行情况、制造车间的加工(合格、报废、返工等)执行情况及公司的各仓库库存情况,以便随时协调或采取合适的补救措施
管理供应商,在供应到货的到期日前,主动与供应商联系,检查及时到货的可能性;同时在物流和信息流上允许供应商的部分零件直接发货到客户处。对供应商的考核从质量、交货及时程度和价格上给出统计数据。
 计划过程不太理想,无物料清单,凭经验办事;对计划的执行率未作统计。
 现有量、在制品、再途库存和历史记录等多方位查询需求。
 库存信息与供应和生产等各部门的及时反馈和共享问题信息查询与决策,对公司的各种资源与信息进行查询,包括销售、采购、生产、质量、人事、财务等信息数据进行查询、统计与分析,对根据信息作出快速合理的经营决策,增强应变反应能力。
4.2  分析问题
青雅公司是以订单为依据进行生产的实业公司,公司的主要流程是:接到一张销售订单,由销售部门转化为内部订单,转给生产部门,生产部门根据订单上的产品、数量,技术部已经配好的物料清单,及各车间半成品储存量,汇总材料需求,然后根据库存情况决定请购及预约情况,采购部门根据请购单下采购单,然后材料入库,在手工操作的条件下,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困难,比如,当采购部下完采购订单之后,仓库是否如期到货,必须去仓库询问,而且即使询问了,有时候因为订单较多材料有可能重复,而无法确定是哪一张采购单到货,哪一张没有到货,再例如,销售部门下过内部订单之后,就容易了解到这个单子上的这批货物到底处于什么状态,是已发完,还是未发,生产是否完毕等,要无数次的询问仓库和生产部门才能了解到部分情况,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迫待解决,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中国经济改革的逐渐深化,制造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改善企业内部以及整个供应链各个环节的管理、调度及资源配置,迅速适应客户的新需求和市场新机遇的能力,是中国企业赢得竞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如何快速有效地实现跟单,如何有效的控制库存,这一切都是青雅管理系统所力求实现的功能。
 从根本上说,企业就是一个利用资源(人、财、物、时间),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组织,企业资源计划就是对这些资源进行计划、调度、控制、衡量、改进的管理技术和信息系统。现今的企业并不只是人力资源、资金和产品的组合,它还应该包括供应、销售、市场营销、客户服务、需求预测,以及其他更多的东西。如果一个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系统真正想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其生产能力,它必须能够非常融洽地和其他关键性的商务领域进行交流。
4.3 系统设计目标:
4.3.1系统设计的长远目标:实现ERP系统,1. 系统运行集成化:
  这是ERP应用成功在技术解决方案方面最基本的表现。ERP系统是对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一体化管理的软件系统,其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对“供应链(Supply Chain)”的管理。软件的应用将跨越多个部门甚至多个企业。为了达到预期设定的应用目标,最基本的要求是系统能够运行起来,实现集成化应用,建立企业决策完善的数据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  一般来说,如果ERP系统仅在财务部门应用,只能实现财务管理规范化、改善应收帐款和资金管理;仅在销售部门应用,只能加强和改善营销管理;仅在库存管理部门应用,只能帮助掌握存货信息;仅在生产部门应用只能辅助制定生产计划和物资需求计划。只有集成一体化运行起来,才有可能达到:  降低库存,提高资金利用率和控制经营风险;  控制产品生产成本,缩短产品生产周期;   提高产品质量和合格率;   减少财务坏帐、呆帐金额等。  这些目标能否真正达到,还要取决于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实施效果。  
2. 业务流程合理化:  
 这是ERP应用成功在改善管理效率方面的体现。ERP应用成功的前提是必须对企业实施业务流程重组,因此,ERP应用成功也即意味着企业业务处理流程趋于合理化,并实现了ERP应用的以下几个最终目标:  企业竞争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企业面对市场的响应速度大大加快;   客户满意度显著改善。
3、 绩效监控动态化:
  ERP的应用,将为企业提供丰富的管理信息。如何用好这些信息并在企业管理和决策过程中真正起到作用,是衡量ERP应用成功的另一个标志。在ERP系统完全投入实际运行后,企业应根据管理需要,利用ERP系统提供的信息资源设计出一套动态监控管理绩效变化的报表体系,以期即时反馈和纠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这项工作,一般是在ERP系统实施完成后由企业设计完成。企业如未能利用ERP系统提供的信息资源建立起自己的绩效监控系统,将意味着ERP系统应用没有完全成功。
4、理改善持续化:
 随着ERP系统的应用和企业业务流程的合理化,企业管理水平将会明显提高。为了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改善程度,可以依据管理咨询公司提供的企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管理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评价过程本身并不是目的,为企业建立一个可以不断进行自我评价和不断改善管理的机制,才是真正目的。这也是ERP应用成功的一个经常不被人们重视的标志。
4.3.2系统设计近期:
1.建立基本资料信息库,规范所有资料信息。
2.物料控制半自动化,加强了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
 3.高库存管理的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库存量,包括中间库存和在制品的库存,以减少在库存上的资金积压。
4.最大限度的保证订货任务的按期完成。
5. 提高计划的可能性,实现均衡生产:
6.集成管理职能,提高管理效率。
第五章 系统总体设计
5.1 部分数据流图:
顶层数据流图

 

 

 

 

 

 

 

0层数据流图

   


1层数据流图
                           


 
5.2 数据字典的代表:
 数据流图描述了系统的分解,但没有对图中各成分进行说明,数据字典就是为了数据流图的每个数据流、文件、加工,以及组成数据流或文件的数据项作出说明。
因篇幅限制,每样仅举例说明
数据流条目:
出库单 = 出库单号+日期+客户名称+ 物资类别+制单人员+ 记帐人员+发货人+状态+
{销售订单号+品名 + 单位 + 数量 + 规格 + 备注 + 单价}
各类财务统计报表 = 仓库材料消耗汇总(成本项目) +  仓库材料消耗汇总(按车间) + 材料收发存明细A + 材料收发存明细B +材料收发存明细C  + 材料收发存分类汇总表 + 木材消耗汇总表
文件条目
 
文件名称:原材料库存文件
简述:    保存原材料的基本资料
组成:    材料编号+品名型号+规格尺寸+单位+采购计量单位+参数+数量+最低数量+最高数量+单价+备注+大大分类+大分类+分类+小分类

               
文件名称:销售文件
简述:  保存所有销售订单的文件
组成:  内部定单号+订货日期+客户编号+总金额+预收率——NEWCASTLE号+PO单号包装办法+品质要求+内装箱+外装箱+MADE IN CHINA+特别指示+箱正侧内+状态+{型号+色号+木材尺寸+光泽度+内绒+表面处理+数量+出货日期+单价}
数据项条目
名称:材料编号
简述:材料编号分四个字段(大大分类+大分类+分类+小分类),可以将材料分门别
类,因为许多地方用到编号,因此将四项和为一项保存一个冗余字段。为了便于查找。


5.3 ER图:
说明:
1、用户:这里把每个部门使用群体当成一个整体。(如销售部门的使用者是一个群体,只当成是一个销售用户)
2、因为图较复杂,没有画出各个实体及联系的属性。

5.4功能模块
5.4.1程序层次图

5.4.2 模块功能说明
因为模块很多,选取财务模块说明功能。
1.仓库材料消耗汇总(成本项目):
功能:按领料单中的成本项目进行每月金额消耗汇总统计,并按照材料大分类类型进行小计,最后总计。
2.仓库材料消耗汇总(车间)
功能:按领料单中的领用车间进行每月金额消耗汇总统计,并按照材料大分类类型进行小计,最后总计。
3.材料收发存明细-A:
功能:追踪某中材料某月的进出库情况,并按照每一天汇总出数量金额。
4.材料收发存明细-B:
功能:追踪与某中材料某月的进出库有关的所有实际单据。
5.材料收发存明细-C:
功能:追踪某中材料某月的进出库情况,并显示出是那一帐单据进行操作,如果是领料则在摘要中写明成本项目。计算出每次操作之后的结存数量及金额。
6.材料收发存分类汇总表:
功能:按材料小分类类型统计每类材料的当月出入库数量、金额,并算出期初数量、金额,期末数量、金额。并按照材料大类型进行小计,最后总计。
7.材料收发存数量金额报表:
功能:统计每一种材料的当月出入库数量、金额,并算出期初数量、金额,期末数量、金额。并按照材料类型进行小计,最后总计。
8.木材消耗表:
功能:查询每一张工作单的每一种型号的产品消耗木材的金额
5.4.3分工情况:
因为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因此在分工的时候不仅根据实际的部门分配任务,更多考虑了实际数据的流转,因此在分工中我负责的是原材料的流转有关的功能。
包括:材料预约、材料请购、订购材料、订购收货查询、及财务部要求的所有关于材料的使用情况的各种报表。

第六章 详细设计
根据内部订单预定材料的流程图
说明:KDYsl:可调用数量
XQsl: 需求数量
KCsl: 库存数量
可调用数量=库存数量 - 最低库存量 - 已预约数量
设计时 需求数量与库存数量、可调用数量分别比较可得出4种情况
需求数量>可调用数量 and 需求数量 >库存数量 
(因为库存数量>=可调用数量所以可写成XQsl>KDYsl)
2、需求数量>=可调用数量 and 需求数量 <=库存数量
  (因为库存数量>=可调用数量所以可写成KDYsl <=XQsl<=KCsl)
3、需求数量<可调用数量 and 需求数量 >库存数量
(因为库存数量>=可调用数量 所以 不存在这种情况)
4、需求数量<可调用数量 and 需求数量 <库存数量
        (因为库存数量>=可调用数量所以可写成XQsl< KDYsl )
 综上所述:比较情况分为三支
XQsl>KDYsl 和 KDYsl <=XQsl<=KCs 和 XQsl< KDYsl
        


材料收发存分类汇总的程序流程图:


算法的设计
企业的流转包括实物流转和成本流转,在理论上,两者应一致。但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的存货进出量很大,存货的品种繁多,存货的成本多变,难以保证各种存货的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相一致。由于同一种存货,尽管价格不同,但均能满足销售或生产需要,在存货减少时,毋需辨别是哪一批实物被发出,哪一批库存,成本的流转顺序和实物的流转顺序可以分离,只要知道发出成本和库存成本即可。这样就出现了存货成本的流转假设。    采用某种存货成本流转的假设,在期末存货与发出存货之间分配成本,便产生了不同的存货成本分配方。    存货计价的方法不同,对企业财务状况、盈亏情况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存货计价对企业损益的计算有直接影响。2、  存货计价对于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数额计算有直接影响。3、  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对计算缴纳所得税的数额有一定的影响。

因青雅公司以前是手工计算,为了减少计算量,使用的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报税务局的也是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为了过度时期的使用,本系统不仅设计了更合理的移动加权平均法,同时设计了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指以本月全部收货数量加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收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从而确定存货的发出和库存成本。计算公式如下:

移动平均法    移动平均法亦称移动加权平均法,指本次收货的成本加原有库存的成本,除以本次收货数量加原有收货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单价,并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的优点:能使管理当局及时了解存货的结存情况,而且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以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本比较客观。缺点:每次收货都要计算一次平均单价,计算工作量较大。

第七章 编码实现与测试:
7.1编码摘要
 材料收发存分类汇总的部分代码:
sql语句:
SELECT [K_llll_D].[CLBH] AS CLBH, [K_llll_M].[KDRQ] AS KDRQ, [K_llll_M].[CBXM] AS CBXM, [K_llll_M].[DHDH], [K_llll_D].[SLSL] AS SLSL, [k_LLLL_D].[JEJE] AS JEJE
FROM K_llll_M INNER JOIN K_llll_D ON [K_llll_M].[DHDH]=[K_llll_D].[DHDH]
WHERE [K_llll_M].[status]=1;

SELECT [K_clrk_D].[CLBH] AS CLBH, [K_clrk_M].[KDRQ] AS KDRQ, [K_clrk_M].[DHDH] AS DHDH, [K_clrk_D].[SLSL] AS SLSL, [SLSL]*[K_clrk_D].[DJDJ] AS JEJE
FROM K_clrk_M INNER JOIN K_clrk_D ON [K_clrk_M].[DHDH]=[K_clrk_D].[DHDH]
WHERE [K_clrk_m].[STATUS]=1;

SELECT A.CLBH, Sum(A.SLSL) AS ZSL, Sum(A.JEJE) AS ZJE, year([KDRQ]) & "-" & Month([KDRQ]) & "-" & "1" AS MON
FROM SFC_rk AS A
GROUP BY A.CLBH, year([KDRQ]) & "-" & Month([KDRQ]) & "-" & "1";

SELECT A.CLBH, Sum(IIf(ISNULL(A.SLSL),0,A.SLSL)) AS ZSL, Sum(IIf(ISNULL(A.JEJE),0,A.JEJE)) AS ZJE, year([KDRQ]) & "-" & Month([KDRQ]) & "-" & "1" AS MON
FROM SFC_ck AS A
GROUP BY A.CLBH, year([KDRQ]) & "-" & Month([KDRQ]) & "-" & "1";

SELECT A.BHBH AS BHBH, A.YFYF AS YFYF, IIf(ISNULL(A.QCSL),0,A.QCSL) AS QCSL, IIf(ISNULL(B.ZSL),0,B.ZSL) AS SRSL, [QCSL]+SRSL AS MISL, IIf(ISNULL(A.QCJE),0,A.QCJE) AS QCJE, IIf(ISNULL(B.ZJE),0,B.ZJE) AS SRJE, [QCJE]+SRJE AS MIJE
FROM T_SFC_QC AS A LEFT JOIN SFC_RK_GP AS B ON (A.YFYF=CDATE(B.MON)) AND (A.BHBH=B.CLBH)
ORDER BY [bhbh];

SELECT A.BHBH, A.YFYF, A.QCSL, A.SRSL, A.MISL-IIF(ISNULL(B.ZSL),0,B.ZSL) AS QMSL, A.QCJE, A.SRJE, A.MIJE-IIF(ISNULL(B.ZJE),0,B.ZJE) AS QMJE, IIF(ISNULL(B.ZSL),0,B.ZSL) AS FCSL, IIF(ISNULL(B.ZJE),0,B.ZJE) AS FCJE
FROM SFC_AAA AS A LEFT JOIN SFC_CK_GP AS B ON (A.YFYF=CDATE(B.MON)) AND (A.BHBH=B.CLBH)
ORDER BY [bhbh];

SELECT A.BHBH, B.PMPM AS PMPM, B.GGGG AS GGGG, A.YFYF, A.QCSL, A.SRSL, A.FCSL, A.QMSL, A.QCJE, A.SRJE, A.FCJE, A.QMJE, B.FLAA, B.FLBB, B.FLCC
FROM SFC_BBB AS A LEFT JOIN J_clcl AS B ON A.BHBH=B.BHBH
ORDER BY A.BHBH;

SELECT SFC_CCC.*, IIf(ISNULL([O_Dzfy].[ZWZW]),"空",[O_Dzfy].[ZWZW]) AS ZWBB
FROM SFC_CCC LEFT JOIN O_Dzfy ON [O_Dzfy].[FHFH]=[SFC_CCC].[FLBB];

SELECT SFC_ZW_B.*, IIf(isnull([O_Dzfy].[ZWZW]),"空",[O_Dzfy].[ZWZW]) AS ZWCC
FROM SFC_ZW_B LEFT JOIN O_Dzfy ON [SFC_ZW_B].[FLCC]=[O_Dzfy].[FHFH];

SELECT A.FLBB AS FLBB, A.ZWBB AS ZWBB, A.ZWCC AS ZWCC, A.YFYF AS YFYF, Sum(A.QCSL) AS QCZSL, Sum(A.SRSL) AS SRZSL, Sum(A.FCSL) AS FCZSL, Sum(A.QMSL) AS QMZSL, Sum(A.QCJE) AS QCZJE, Sum(A.SRJE) AS SRZJE, Sum(A.FCJE) AS FCZJE, Sum(A.QMJE) AS QMZJE
FROM SFC_ZW_C AS A
GROUP BY A.FLBB, A.ZWBB, A.YFYF, A.ZWCC;

全月一次加权平均计算单价的部分代码:
sql 语句:
SELECT A.CLBH, SUM(A.SLSL) AS RKSL, SUM(A.JEJE) AS RKJE
FROM AVER_MTH_RK1 AS A
WHERE NOT (ISNULL(A.YFYF))
GROUP BY [CLBH];

SELECT A.CLBH, [SLSL], [JEJE], [YFYF]
FROM AVER_MTH_RK AS A LEFT JOIN T_SFC_QC AS B ON (A.CLBH=B.BHBH) AND (A.KDRQ>=B.YFYF);

SELECT A.DHDH, A.KDRQ, B.CLBH, B.SLSL, B.SLSL*B.DJDJ AS JEJE
FROM K_clrk_M AS A INNER JOIN K_clrk_D AS B ON A.DHDH=B.DHDH
WHERE STATUS=1;

SELECT A.CLBH, B.YFYF, IIf(A.RKSL=0,IIf(ISNULL([QCSL]),0,[QCJE]/[QCSL]),(B.QCJE+A.RKJE)/(B.QCSL+A.RKSL)) AS DJDJ
FROM AVER_MTH_RK2 AS A LEFT JOIN T_SFC_QC AS B ON A.CLBH=B.BHBH;

功能函数
Public Sub Do_Aver_DJ()
Dim da_Rec As ADODB.Recordset
Dim da_SQL As String
Set da_Rec = AppCN.Execute("select * from AVER_DJ")
AppCN.BeginTrans

Do While Not da_Rec.EOF
da_SQL = "update  J_clcl set DJDJ =" & da_Rec.Fields("DJDJ") & " where BHBH= '" & da_Rec.Fields("CLBH") & "'"
AppCN.Execute (da_SQL)

da_SQL = "update K_LLLL_D set JEJE =" & da_Rec.Fields("DJDJ") & " * k_LLLL_D.SLSL where K_LLLL_D.CLBH='" & _
          da_Rec.Fields("CLBH") & "' and K_LLLL_D.DHDH IN (SELECT DHDH FROM AVER_mth_LL2)"
         
AppCN.Execute (da_SQL)
da_Rec.MoveNext
Loop
AppCN.CommitTrans
End Sub

收发存明细C
追踪某中材料某月的进出库情况,并显示出是那一帐单据进行操作,如果是领料则在摘要中写明成本项目。计算出每次操作之后的结存数量及金额。
Private Sub CmdMe_Click(Index As Integer)
If Index = 0 Then
Call PrintLstv(Me.LstView, LoadResString(804), "材料[" & m_CLBH & "] 收发存明细A", 1, 1)
Else
Unload Me
End If
End Sub
Private Sub DoGroupCube(SlCol As String, JeCol As String)
Dim arrSlCol() As String
Dim arrJeCol() As String
Dim k As Integer
Dim total As Double
Call ON_GetArray(SlCol, arrSlCol)
Call ON_GetArray(JeCol, arrJeCol)
LstView.ListItems.Add , , ""
LstView.ListItems(LstView.ListItems.Count).SubItems(1) = "总计"
For k = 0 To UBound(arrSlCol)
  total = 0
     For J = 1 To LstView.ListItems.Count
        total = total + Val(LstView.ListItems(J).SubItems(Val(arrSlCol(k))))
     Next
    LstView.ListItems(LstView.ListItems.Count).SubItems(Val(arrSlCol(k))) = total
   
Next
For k = 0 To UBound(arrJeCol)
  total = 0
     For J = 1 To LstView.ListItems.Count
        total = total + Val(LstView.ListItems(J).SubItems(Val(arrJeCol(k))))
     Next
    LstView.ListItems(LstView.ListItems.Count).SubItems(Val(arrJeCol(k))) = Format(total, "###0.00")
Next
End Sub
Private Sub Form_Load()
Dim fl_Num As Single
Dim fl_Cash As Double
Me.Icon = LoadResPicture(101, vbResIcon)
Me.Move (Screen.Width - Me.Width) / 2, (Screen.Height - Me.Height) / 4
Me.Caption = "查看[" & m_CLBH & "] 的明细情况"
Call DoStyle
If GetInitData(fl_Num, fl_Cash) = True Then
    Call DoShow(fl_Num, fl_Cash)
'    Call DoRemain(fl_Num, fl_Cash)
End If
End Sub
Private Sub DoShow(m_drNum As Single, m_drCash As Double)
Dim dsRec As ADODB.Recordset
Dim dsSQL As String
Dim I As Integer
Dim itmX
Dim rd_theSL As Single
Dim rd_theJE As Double
Dim rd_RKJE As Double, rd_CKJE As Double
rd_theSL = m_drNum
rd_theJE = m_drCash
dsSQL = "select * from SFC_MXA3 where CLBH='" & m_CLBH & "'"
Set dsRec = AppCN.Execute(dsSQL & " AND Month(KDRQ)=" & m_Month & " AND Year(KDRQ)=" & m_Year)
If dsRec.EOF Then
'    MsgBox "无效的材料编号!"
    Exit Sub
End If
I = 1
Set itmX = LstView.ListItems.Add(, , A & I)
    itmX.SubItems(1) = dsRec.Fields("KDRQ").Value
    itmX.SubItems(3) = "期初数量"
    itmX.SubItems(10) = rd_theSL
    itmX.SubItems(11) = Format(m_drCash, "##,##0.00")
Do While Not dsRec.EOF
    I = I + 1
    Set itmX = LstView.ListItems.Add(, , A & I)
     rd_RKJE = IIf(dsRec.Fields("RKJE").Value = "", 0, dsRec.Fields("RKJE").Value)
     rd_CKJE = IIf(dsRec.Fields("CKJE").Value = "", 0, dsRec.Fields("CKJE").Value)
    
     rd_theSL = rd_theSL + Val(dsRec.Fields("RKSL")) - Val(dsRec.Fields("CKSL"))
     m_drCash = m_drCash + rd_RKJE - rd_CKJE
    itmX.SubItems(1) = dsRec.Fields("KDRQ").Value
    itmX.SubItems(2) = dsRec.Fields("DHDH").Value
    itmX.SubItems(3) = dsRec.Fields("CBXM").Value
    itmX.SubItems(4) = dsRec.Fields("RKSL").Value
    itmX.SubItems(5) = IIf(dsRec.Fields("RKDJ").Value = "", "", Format(dsRec.Fields("RKDJ").Value, "##,##0.00"))
    itmX.SubItems(6) = IIf(dsRec.Fields("RKJE").Value = "", "", Format(dsRec.Fields("RKJE").Value, "##,##0.00")) '
    itmX.SubItems(7) = dsRec.Fields("CKSL").Value
    itmX.SubItems(8) = IIf(dsRec.Fields("CKDJ").Value = "", "", Format(dsRec.Fields("CKDJ").Value, "##,##0.00"))
    itmX.SubItems(9) = IIf(dsRec.Fields("CKJE").Value = "", "", Format(dsRec.Fields("CKJE").Value, "##,##0.00")) '
    itmX.SubItems(10) = rd_theSL
    itmX.SubItems(11) = Format(m_drCash, "##,##0.00")
    dsRec.MoveNext
Loop
End Sub

Private Sub DoStyle()
Dim intWid As Integer
intWid = 1200
LstView.ColumnHeaders.Add , , "序号", 600
LstView.ColumnHeaders.Add , , "日期", 1000, lvwColumnRight
LstView.ColumnHeaders.Add , , "凭证编号", intWid, lvwColumnRight
LstView.ColumnHeaders.Add , , "摘要", intWid, lvwColumnRight
LstView.ColumnHeaders.Add , , "收入数量", intWid, lvwColumnRight
LstView.ColumnHeaders.Add , , "收入单价", intWid, lvwColumnRight
LstView.ColumnHeaders.Add , , "收入金额", intWid, lvwColumnRight
LstView.ColumnHeaders.Add , , "发出数量", intWid, lvwColumnRight
LstView.ColumnHeaders.Add , , "发出单价", intWid, lvwColumnRight
LstView.ColumnHeaders.Add , , "发出金额", intWid, lvwColumnRight
LstView.ColumnHeaders.Add , , "结存数量", intWid, lvwColumnRight
LstView.ColumnHeaders.Add , , "结存金额", intWid, lvwColumnRight
End Sub
Private Sub Form_Resize()
On Error Resume Next
LstView.Move 0, 100 + 500 + 50, Me.ScaleWidth, Me.ScaleHeight - Me.StatusBar1.Height - 650

End Sub

Private Function GetInitData(m_giNum As Single, m_giCash As Double) As Boolean
Dim drRec_1 As ADODB.Recordset
Dim drRec_2 As ADODB.Recordset
Dim drSQL As String

GetInitData = True
m_giNum = -2002.1994
m_giCash = -2002.1994
drSQL = "select * from T_SFC Where BHBH='" & m_CLBH & "'"
drSQL = drSQL & " AND Month(YFYF)=" & m_Month & " AND Year(YFYF)=" & m_Year
Set drRec_1 = AppCN.Execute(drSQL)
If drRec_1.EOF Then
    drSQL = "select * from T_SFC_QC Where BHBH='" & m_CLBH & "'"
    drSQL = drSQL & " AND Month(YFYF)=" & m_Month & " AND Year(YFYF)=" & m_Year
    Set drRec_2 = AppCN.Execute(drSQL)
    If drRec_2.EOF Then
        MsgBox "没有盘点,没有期初期末数据!"
        GetInitData = False
    Else
        m_giNum = drRec_2.Fields("QCSL").Value
        m_giCash = drRec_2.Fields("QCJE").Value
    End If
   
    drRec_2.Close:  Set drRec_2 = Nothing
Else
    m_giNum = drRec_1.Fields("QCSL").Value
    m_giCash = drRec_1.Fields("QCJE").Value
End If
drRec_1.Close:  Set drRec_1 = Nothing
End Function
Private Sub Form_Unload(Cancel As Integer)
m_CLBH = ""
m_Month = 0
m_Year = 0
End Sub
Private Sub DoRemain(m_drNum As Single, m_drCash As Double)
Dim rd_theSL As Single
Dim rd_theJE As Double
Dim rd_RKJE As Double, rd_CKJE As Double
rd_theSL = m_drNum
rd_theJE = m_drCash
For I = 1 To Me.LstView.ListItems.Count
    rd_theSL = rd_theSL + Val(LstView.ListItems(I).SubItems(4)) - Val(LstView.ListItems(I).SubItems(7))
    LstView.ListItems(I).SubItems(10) = rd_theSL
    If rd_theSL <> 0 Then
    rd_RKJE = Val(Format(LstView.ListItems(I).SubItems(6), "###0.00"))
    rd_CKJE = Val(Format(LstView.ListItems(I).SubItems(9), "###0.00"))
    rd_theJE = rd_theJE + rd_RKJE - rd_CKJE
    Else
    rd_theJE = 0
    End If
    LstView.ListItems(I).SubItems(11) = Format(rd_theJE, "##,##0.00")
Next
End Sub
7.2程序界面:
1、仓库材料消耗汇总(车间):
功能:按领料单中的领用车间进行每月金额消耗汇总统计,并按照材料大分类类型进行小计,最后总计。

 

今日动态-成品:
   如下图_23_Jin所示,显示所有销售订单的订货类型、数量、出货数、当天入出库数、当日结余、生产欠数和所欠金额;
 
图_23_Jin

7.3测试用例
单一材料单价金额计算测试用例:
编号 日期 入库 出库 实际应该数值 电脑计算数值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盘点     100 2 200 100 2 200 
 6.2 100 5 500 20 180 3.5 630 180 3.5 630 
 6.11    50 130 3.5 455 130 3.5 455 
 6.14 100 4 400 50 180 3.67 660.6 180 3.67 660.6 
 6.18 100 10 1000 40 240 5.25 1260 240 5.25 1260 
            
            
            
            
 盘点     240 5.25 1260 240 5.25 1260 
 7.2    100 140 5.25 735 140 5.25 735 
 7.5 100 12 1200 240 0 0 7.24 0 0 7.24 
            
            
            
            
            
            

 

 

 

 


第八章  结束语
8.1总结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中国经济改革的逐渐深化,制造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改善企业内部以及整个供应链各个环节的管理、调度及资源配置,迅速适应客户的新需求和市场新机遇的能力,是中国企业赢得竞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而快速有效地实施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从根本上说,企业就是一个利用资源(人、财、物、时间),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组织,ERP就是对这些资源进行计划、调度、控制、衡量、改进的管理技术和信息系统。现今的企业并不只是人力资源、资金和产品的组合,它还应该包括供应、销售、市场营销、客户服务、需求预测,以及其他更多的东西。如果一个ERP系统真正想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其生产能力,它必须能够非常融洽地和其他关键性的商务领域进行交流。
当前,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中国经济改革的逐渐深化,制造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改善企业内部以及整个供应链各个环节的管理、调度及资源配置,迅速适应客户的新需求和市场新机遇的能力,是中国企业赢得竞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设计本系统正是为了适应这种形势。在有限的时间内凭个人之力是很难实现所有的功能。因此系统有基本目标和长远目标。系统设计基本的目标是尽可能实现物流控制自动化,长远目标是实现ERP管理。
系统投入使用后,将大大减少公司的管理部门的劳动量,,改善了企业内部以及整个供应链各个环节的管理、调度及资源配置,使得管理合理规范。尽量合理的控制物流,尤其是材料库存的控制,将材料控制到只在需要的时候向需要的部门按需要的数量,提供所需要的物料,也就是说,它既防止物料供应滞后于对他们的要求,也防止了物料过早地出产和进货,以免增加库存,造成物资和资金的积压。
本系统采用Visual  Basic为主要开发工具,结合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与NT操作系统。既考虑了系统的需求,又兼顾了运行的效率,以及今后系统的功能拓展等。具有运行效率、开发周期短、扩展能力强、技术规范等特点。
主要技术包括:
财务上的存货概念知识
生产与运作管理知识
● 关系数据库技术
当然,系统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本系统的帮助系统还很欠缺。这一点对于没有电脑操作经验的使用者来说是很重要的。
8.2心得体会
    通过本青雅管理系统的开发,我对软件开发过程有了更清晰的了解,首先是问题定义、需求分析,然后是功能设计、详细设计等,并对软件测试的方法、手段有了较深的理解,同时对制造业的流程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在开发过程还认真学习了与系统相关的知识,极大地拓宽了我的知识面,我感到收获不小。
在系统的开发初期,必须要熟悉企业的管理流程,初步了解ERP的相关知识,这样才能进入到设计的过程中去。从开始熟悉这些知识到对整体设计有了解,再从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到开始编码,以及最后的测试,整个过程感觉很充实,虽然遇到了不少困难,但当我通过自己查资料、或是向指导老师请教以及向同事请教,而设计出解决方案并成功实现时,那种成就感和满足感足以鼓励自己加班加点的辛苦。
因为以前有过使用Visal Basic设计管理软件的经验,在这次设计的过程中,我遇到专业知识方面的困难不是非常多,主要困难集中在管理知识、财务知识等方面的不足上。尤其是财务方面的知识,比如按月加权平均算法的实现,怎样处理材料收发存金额计算的误差等,在实际的开发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了自己做课程设计和实际客户的要求之间的距离,比如金额问题,一般存储单价保存小数点后4位即可,精确一点的保存到6位,但是不管是四位还是六位,当数据达到万或十万时,总帐和明细帐之间必然会产生误差,而财务上要求的是一份钱都不能差,这是我当时遇到的最束手无策问题,整整查了两天的有关于财务做帐的规定及特殊情况的处理知识,又和项目主管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之后才使这个问题得以解决。
还有就是操作界面的方面问题,尽管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时刻考虑到了操作界面的友好性,但实际情况是远远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考虑到软件使用群体将是一群几乎没有任何电脑操作经验的人,我们正在考虑设计出一种傻瓜式的界面。
经过这3个月的毕业设计实习,确实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同时也深感自己知识的欠缺。虽然即将毕业,但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一定要继续坚持不段地学习新兴的专业知识及相关的非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紧跟时代的潮流。

参考书籍:
[1] 将贵善  王东华  俞明南 戴克敏编著
《生产与运作管理》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
[2] 王义云 编著
《内部控制原则及方法》 (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1998
[3] 日本工业会ERP研究所  编著  华连普ERP研发小组  译著
《ERP入门》  华连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行。          2000
[4]张宏林 孔艳 王哲 编著
《Visual Basic 6.0开发数据库》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0
[5]Evangelos Petroutsos   Kevin Hough 著    邱仲潘   等译
《Visual Basic 6.0高级开发指南》  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1999


以上为本篇毕业论文范文进销存管理系统的介绍部分。
本论文在计算机论文栏目,由论文网(www.zjwd.net)整理,更多论文,请点论文范文查找

毕业论文降重 相关论文

收费专业论文范文
收费专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物理学论文
自动化专业论文
测控技术专业论文
历史学专业论文
机械模具专业论文
金融专业论文
电子通信专业论文
材料科学专业论文
英语专业论文
会计专业论文
行政管理专业论文
财务管理专业论文
电子商务国贸专业
法律专业论文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
物流专业论文
人力资源专业论文
生物工程专业论文
市场营销专业论文
土木工程专业论文
化学工程专业论文
文化产业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
护理专业论文
数学教育专业论文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心理学专业论文
信息管理专业论文
工程管理专业论文
工业工程专业论文
制药工程专业论文
电子机电信息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专业
新闻专业论文
艺术设计专业论文
采矿专业论文
环境工程专业论文
西班牙语专业论文
热能与动力设计论文
工程力学专业论文
酒店管理专业论文
安全管理专业论文
交通工程专业论文
体育教育专业论文
教育管理专业论文
日语专业论文
德语专业论文
理工科专业论文
轻化工程专业论文
社会工作专业论文
乡镇企业管理
给水排水专业
服装设计专业论文
电视制片管理专业
旅游管理专业论文
物业管理专业论文
信息管理专业论文
包装工程专业论文
印刷工程专业论文
动画专业论文
环境艺术专业论文
信息计算科学专业
物流专业论文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范文
营销专业论文范文
工商管理论文范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范文
法律专业论文范文
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小学教育论文范文
学前教育论文范文
财务会计论文范文

电子商务论文范文

上一篇:教学设备管理系统 下一篇:进销存管理系统2

最新论文

精品推荐

毕业论文排版

热门论文


本站简介 | 联系方式 | 论文改重 | 免费获取 | 论文交换

本站部分论文来自网络,如发现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删除 E-mail:229120615@qq.com

毕业论文范文-论文范文-论文同学网(www.zjwd.net)提供计算机论文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设计,论文范文,毕业设计格式范文,论文格式范文

Copyright@ 2010-2024 zjwd.net 毕业论文范文-论文范文-论文同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