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级新生入学方案目录一、指导思想及原则二、入学目的三、入学的组织形式(一)校级入学(二)院级入学(三)班级入学四、入学的主要内容(一)接待服务情景(二)大学第一课(三)校史校情专题(四)大学的功能、怎么度过大学生活 7(五)爱国爱校、感恩,文明养成 7(六)自我认识,五我 8(七)图书馆使用指导,安全与健康,诚信 8(八)励志,学业规划 9(九)专业思想 9(十)职业生涯规划 10(十一)学习能力及方法 10(十二)安全与健康、心理健康 11五、入学的工作要求六、其他新生入学是学生大学生涯中的第一课,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创建优良校风、学风和班风,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方式和学习生活,顺利平稳有效地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现结合我校学生工作的实际情况,总结以往有关新生入学的经验,就做好2015级新生入学工作拟定如下方案:一、指导思想及原则
为培养具有“勤、朴、敏、信”素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帮助新生尽快适应校园环境和大学生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确立与大学生活相适应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在新生中进行大学生活适应、爱校、校风校纪、文明习惯养成、安全、心理健康、思想政治、职业生涯规划,引导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尽快完成生活定位、学习定心、目标定向、人生定轨、心理定型、行为负责,为其健康成长、科学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次新生入学必须遵循集中与长期相结合、全面与重点相结合、教师与学长相结合、引导与自我相结合、日常与生活关怀相结合等原则。二、入学目的
1、帮助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习、奋发成才,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大学生。2、帮助新生了解校史、校情、校貌,培养新生热爱学校的思想感情和为校争光的理想抱负,积极协助学校的本科评估工作。3、帮助新生了解学校的各类规章制度以及与学生有关的各类机构设置情况,包括学生管理、教学管理、科学研究、就业创业、后勤服务、安全防范、勤工助学、学生社团等。4、帮助新生提高自我能力,客观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评价自我,积极地悦纳自我,有效地控制自我,科学地发展自我,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5、帮助新生端正专业思想,明确专业任务、确定奋斗目标,初步建立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6、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引导他们逐步做到学会独立生活、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自我保护。7、帮助新生正确对待由环境、生活、学习、人际关系变化带来的一系列心理不适问题,以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迎接崭新的生活。三、入学的组织形式
入学从新生入学至整个学期结束,内容分阶段进行。采取学校、学院集中和班级分散相结合的形式。(一)校级入学
本次校级新生入学将采取集中专题授课方式为主,其他措施进行补充。每个专题内容时间约1小时,每天上午3个学时,下午3个学时,晚上2个学时,共计8学时。校级入学由学工处统一组织协调,每个专题内容由相关部门制定课件,组织具体实施。学工处负责安排每天的课表并通知各有关部门安排授课人员。集中入学每天安排约350名新生参加,学工处将印发专题手册,手册包含入学的主要内容,保证人手一份。(二)院级入学
1、各学院结合学校要求、本院特点、专业特色等,制定本学院入学方案,并且必须完成如下规定内容:学院特色、管理机构、师资队伍、教学设施、实验实训、赛事项目等;专业介绍、专业发展、就业前景;学院文化、常规文体活动等 。2、除规定的统一项目之外,各学院应积极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开展丰富的入学活动、形式多样,可采取集中讲座、参观实验室、班会、座谈讨论等形式。3、各学院对本学院班级入学工作进行专项工作检查、评比,并将结果上报。4、各学院于9月1日上交本学院入学方案一份,9月30日上交入学工作总结一份,10月15日上交本学院各班级评比结果一份。标题采用三号、正文采用四号宋体,按时上交学工处。(三)班级入学
1、各学院各班级结合本班专业特色、学生组成特点等,制定班级入学方案,并且必须完成如下规定内容:组织学习学生管理制度汇编;确定班规、班级公约;选定临时班委会,制定班委管理制度等;制定近期文体活动计划等;2、除完成规定的学习项目之外,各班级必须在学院指导下开展更多丰富的班级入学活动。3、学院统一指导,形式多样,务实高效。4、每位学生上交一份入学心得至学院,各学院挑选2至3篇上交学工处。四、入学的主要内容
(一)接待服务情景
时间:2014年8月15日-2014年9月1日地点:新生接待大厅、宿舍负责部门:学工处、各学院具体措施:1、班主任、党员进新生寝室。班主任、学生党员在新生入住学校后第一时间深入新生宿舍,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帮助学生熟悉校园、解决困难、适应环境。 2、高年级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参加迎新工作,全程陪同新生办理入学手续,树立服务意识。3、班主任及时了解新生情况,针对班级学生做好思想工作。重点关注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状况。(二)大学第一课
时间:2015年8月28日-2015年9月10日地点:学术报告厅主讲人:常务副校长负责部门:学工处具体措施:专题讲座、组织讨论、集中学习、知识竞赛主要内容:1、欢迎辞2、学校基本情况介绍3、高中与大学区别4、适应性5、基本规章制度 (三)校史校情专题
时间:月1日9月15日地点:学术报告厅、班级教室主讲人:校工会主席具体措施:主题讲座、实地参观、文体活动主要内容:1、学校发展历程2、学校大事记3、校训深刻解读4、学校发展定位与前景5、优秀毕业生事迹案列(4)大学的功能、怎么度过大学生活
时间:2014年9月1日-2014年9月15日地点:学术报告厅、班级教室主讲人:校党委副书记具体措施:主题讲座、讨论、征文、文体活动主要内容:1、大学的功能2、大学的定位3、上大学学什么4、怎样积极健康的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五)爱国爱校、感恩、文明养成
时间:整个学期地点:学术报告厅、校园范围内主讲人:副校长负责部门:学工处、团委具体措施:专题讲座、签名活动、系列文体活动主要内容:1、爱国爱校,爱心2、学会感恩,感恩3、性格、习惯,养成文明习惯,做文明大学生,文明养成4、创建积极健康学风,全体参与人人有责(六)自我认识,“五我”
时间:9月1日-9月15日地点:学术报告厅主讲人:负责部门:党办、学工处、团委 具体措施: 专题讲座、讨论、征文主要内容:1、“五我”剖析(1、我是谁?2、我从哪里来?3、我在哪里?4、我来干什么?5、我到哪里去?)2、自我认识、自我定位、自我要求3、行动是改变的基础(七)图书馆使用指导、安全与健康、诚信
时间:整个学期地点:学术报告厅、各班教室主讲人:副校长负责部门:学工处、各学院各班级 具体措施:主题讲座、班级学习、班会、文体活动主要内容:1、图书馆介绍2、阅读习惯养成3、安全与健康的范围与含义4、离家千里求学、安全意识切记5、诚信做人、踏实做事(八)励志、学业规划
时间:9月1日-9月15日地点:学术报告厅、各班级主讲人:教授负责部门:学工处、各学院各班级具体措施:专题讲座、讨论主要内容:1、成功意义2、志存高远,积极行动3、审视学业,规划学业(九)专业思想
时间:9月1日-9月20日地点:各学院多媒体教室、各班教室主讲人:各学院优秀专业教师代表负责部门:各学院、各班级具体措施:1、专题讲座;2、新老生交流主要内容:1、各专业的背景、现状及发展趋势;2、各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介绍;3、各学院师资情况介绍;4、各学院本专业学生的学术科技活动介绍及已经取得的成绩。(十)职业生涯规划
时间:9月1日-9月30日地点:各学院多媒体、各班教室负责部门:教务处、各学院主讲人:各学院经验丰富教师具体措施:1、专题讲座:职业与人生规划。2.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关于大学三年的规划。(十一)学习能力及方法
时间:9月1日-10月30日地点:学院多媒体、各班教室主讲人:各学院领导、全体班主任负责部门:学工处、图书馆、各学院各班级 具体措施:1、班主任主持召开主题班会2、邀请学院优秀教师座谈大学学习方法的改变、对图书馆资源的有效利用。 3、邀请高年级的学生参加座谈。主要是学习方法和学习心得的沟通和交流。(十二)安全与健康、心理健康
时间:整个学期地点:各学院多媒体、各班教室负责部门:各学院、学工处、保卫处、后勤处、医务所具体措施:主题班会、专题讲座、问卷调查、门诊咨询主要内容:1、校园安全;2、法制;3、日常卫生和健康;4、网络安全;5、宿舍安全6、大学生生活适应;7、情绪情感;8、人际关系;9、人格发展;10、文明恋爱五、入学的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各相关单位和部门要充分认识新生入学工作在整个大学中的重要作用,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保证入学时间、内容、人员“三落实”,确保新生入学顺利进行。各学院及有关部门及时上报主要负责人,并准备好相应讲稿和课件,并提交一份电子档至学工处。2、形式。校级、学院、班级入学,统一行动,相互交叉,总分结合。各学院要根据新生特点,结合学院实际,以引导为主,不拘陈规,大胆创新,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如主题班会、座谈会、实地参观、音像展播、测评、科技文化活动等,开展新生入学工作,确保取得实效。3、个性指导。在做好集体的同时,要注重个性化指导,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分层次、个性化。对特殊新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生活困难”、“心理困惑”等“三困”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疏导和解决。4、及时规划和总结。各单位要根据学校的总体安排,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教学单位的新生入学实施方案,于9月1日前报学工处。新生入学结束后,各教学单位要进行全面的总结,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新生入学的新途径、新方法,将总结材料于9月30日前报学工处,10月15日上交本学院各班级评比结果一份。标题采用三号、正文采用四号宋体,按时上交学工处。(图文并茂,书面和电子版各一份)。新生入学工作中的创新做法及典型事例及时报学工处。六、其他
校级入学课时计算:每个专题每天按照2个大专课时支付劳动报酬。
电子商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