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35年12月17日,宋哲元发表( )称“有共党煽动利用学生爱国运动”,如仍有“轨外行动”,决予“适当制止”。 A《告北平学生书》 B 《告同学书》 C《敦睦邻邦命令》
21、1935年12月13日,北平6所大学的校长联名发表( ),称:被捕学生已完全释放,请愿及罢课的目的已经达到,望同学们即日恢复学业。 A《告北平学生书》 B 《告同学书》 C《团结到底》
22、1936年1月,京、津等地学生组织( ),深入到工农群众中去宣传抗日。 A 学生联合会 B学生委员会 C 自卫队 D 南下宣传团
23、1936年3月31日,为北平第17中学学生( )死于狱中,北平举行抬棺示威游行。 A 孙敬文 B 郭明秋 C 刘杰 D 郭清
24、1936年( ),北平学生举行第4次示威游行,反对日本继续向华北增兵。沿途军警对游行队伍不加干涉,并予以同情。 A 5月30日 B 6月13日 C 5月28日 D 12月12日
25、1935年12月16日,原定本日成立的( ),延期成立。 A 冀察政务委员会 B 国民党华北自治委员会 C 国民党联共委员会 D 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
26、1935年12月10日,北平各大中学校发表联合宣言,宣布自即日起举行总罢课。提出罢课的具体目标是( )(多选题) A 誓死反对分割我国领土主权的傀儡组织。 B 反对投降外交。 C 要求动员全国抗日。 D 争取救国自由。呼吁全国各界立即响应,一致行动。要求当局立即释放被捕学生,撤回封锁各校的军警。
27、一二•九运动在历史上讲,是准备( )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A 百团大战 B “八•一三”淞沪抗战 C 抗日战争 D 西安事变
28、一二•九运动是在什么情况之下发生的( )(多选题) A 在共产党被认为绝对无权、绝对不合法的国民党统治区 B 军事“围剿” C 文化“围剿” D 中国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
29、1935年,党领导了“一二•九”学生运动,掀起了要求( )的强大群众斗争。 A 停止内战、抗日救亡 B 打倒国民党 C 土地革命 D 打倒土豪劣绅
30、1935年12月14日 北平市长( )邀各校学生代表举行茶话会,力劝学生即日复课,“勿作轨外行动”,“顾及华北现在环境,勿因言语引起对外纠纷”。 A 宋哲元 B 秦德纯 C 姚依林 D 张发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