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范文网-论文范文
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学前教育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 工商管理 会计专业 行政管理 广告学
机械设计 汉语文学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药学论文 播音主持 人力资源 金融论文 保险学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计算机论 电子信息 市场营销 法学论文 财务管理 投资学
体育教育 小学教育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书法论文 护理论文 心理学论 信息管理 公共事业 给水排水 新闻专业 摄影专业 广电编导 经济学
  • 范文首页 |
  • 毕业论文 |
  • 论文范文 |
  • 计算机论文 |
  • 外文翻译 |
  • 工作总结 |
  • 工作计划 |
  • 现成论文 |
  • 论文下载 |
  • 教学设计 |
  • 免费论文 |
  • 原创论文 |
搜索 高级搜索

原创毕业论文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范文网-论文范文 -> 免费论文 -> 金融论文

对农户小额信贷的研究

作者: (字数:7109) 浏览:3次
免费专业论文范文
免费专业论文
政治工作论文
计算机论文
营销专业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范文
医药医学论文范文
法律论文范文
生物专业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范文
化学教学论文范文
电子专业论文范文
历史专业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社会学专业论文
英语专业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范文
语文专业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范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社科文学论文
教育论文范文
数学论文范文
物流论文范文
建筑专业论文
食品专业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范文
工商管理论文范文
会计专业论文范文
专业论文格式
化工材料专业论文
英语教学专业论文
电子通信论文范文
旅游管理论文范文
环境科学专业论文
经济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范文
营销专业论文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范文
物流论文范文
财务会计论文范文
数学教育论文范文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范文
法律专业论文范文
工商管理论文范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专业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范文
机械模具专业论文
报告,总结,申请书
心理学论文范文
学前教育论文范文

收费计算机专业论文范文
收费计算机专业论文
Delphi
ASP
VB
JSP
ASP.NET
VB.NET
java
VC
pb
VS
dreamweaver
c#.net
vf
VC++
计算机论文
毕业论文范文题目:对农户小额信贷的研究,论文范文关键词:对农户小额信贷的研究
对农户小额信贷的研究毕业论文范文介绍开始:
XCLW111690  对农户小额信贷的研究

对农户小额信贷的研究目录
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了农民增收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难点
(一)资金流失严重,“一农”难支“三农”。
(二)缺乏技术支持和配套服务,农民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大多转嫁为信用社信贷资产风险。
(三)社会信用环境差,拖欠贷款本息现象严重,恶意拖欠贷款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政府干预和信用社自身经营的矛盾,使信用社处于两难境地。
 (五)信贷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信用社存在惜贷现象。
(六)农信社在发放小额农户信用贷款中一些不规范的操作,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户对小额信用贷款的需求。
(七)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缺乏应有的政策扶持。
三、需要配套的政策扶持
(一)加强金融体制的改革,确保农村资金不流失。
(二)政府要完善配套服务,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三)农村信用社要改进服务,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堵塞工作漏洞。
(四)建立风险分担、补偿机制,为信用社解除后顾之忧。
 

内 容 摘 要
对农户小额信贷的研究内容摘要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作为国家扶持农民脱贫的一种金融工具,以其不需抵押、质押和简便快捷等优点,得到了农民群众的认可,在开办之初红遍了广大农村,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近年来却出现了逐年萎缩的现象,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到了农民增收和农村信用社的正常经营及可持续发展,急需配套的政策扶持。
论文题目及正文
对农户小额信贷的研究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作为国家扶持农民脱贫的一种金融工具,以其不需抵押、质押和简便快捷等优点,得到了农民群众的认可,在开办之初红遍了广大农村,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近年来却出现了逐年萎缩的现象,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到了农民增收和农村信用社的正常经营及可持续发展,急需配套的政策扶持。
一、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了农民增收
经过20多年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经济已经走过了原始的发展期,单纯依靠农民自身的积累难以完成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向农业产业化规模经营的跨越,而财政支持又显捉襟见肘。1999年下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根据现阶段中国农民的信贷需求状况和信贷供给的特点,发布了一系列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制度和政策指导文件,在农村信用社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这种对“三农”尤其对农户的金融制度安排和资金供给方式,适应了农村中以家庭经济为特点的分散性和小规模的生产方式,有效配合了农村经济政策和产业发展政策的实施,扩大了农村生产和消费需求,拓展了农村信用社服务群体和空间。近年来,河南省伊川县农信社进一步明确市场定位,把经营立足点从原来注重大企业转移到发放小额农贷上,转移到支持从事规模经营的农业产业化示范户上来。 3年多来,全社新发放支农款2.6亿元,占全县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93%,扶持养殖专业村17个,支持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25个,扶持户上各类种养殖项目1.8万个,每年使全县农民增收1200万元;累计投放信贷资金1.9亿元,使一批以天丰面业、越华薯业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以高山郑村、鸣皋中溪9800亩牧草种植、鸦岭乡千亩红薯品种改良,城关、平等、鸣皋、白元、水寨、彭婆等乡镇的5700个温棚高效农业,水寨、平等、鸣皋、酒后等乡镇的“棚-沼-猪-菜”四位一体和“改厨-改厕-改圈”三位一体生态农业建设,在信用社的大力支持下迅速发展壮大。2004年,伊川县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45万亩,畜牧业产值达5.81亿元;粮经饲比例调整为60:33:7,被授予省农业结构调整先进县。伊川农信社也通过发放小额农贷树立了形象,发展了业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难点
(一)资金流失严重,“一农”难支“三农”。目前,造成农村资金流失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商业银行,二是邮政储蓄。国有商业银行受国家产业政策和统一信贷政策的约束和限制,如工行、中行、建行的县级支行不能自主决定和从事支农活动,而过去作为支农主体的农业银行由于实行了集约化经营,分支机构也相继撤出,如农行伊川支行3年时间从全县的15个乡镇撤出机构12个,目前只保留了3个只存不贷、只收不贷的营业所,农业银行的信贷资金已经基本退出了农村信贷市场。农业发展银行随着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完成,收购功能逐步萎缩,支持农业发展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同时随着国家交通、通讯事业的快速发展,小城镇建设的日臻完善和农民金融风险意识的增强,农村大量能人、有钱人向城区集中,把在农村赚来的多余资金存入牌子响、服务功能完善的国有商业银行或投资其他行业,如农行伊川支行存款从2000年底的23305万元猛增到2004年7月底的42876万元,而同期贷款却由32881万元下降为17510万元,其中农业贷款从4149万元下降为1726万元。伊川邮政储蓄从2000年底的17671万元增加到2004年7月底的32650万元,猛增14979万元,由于这些资金全部流出,对伊川这个农业大县无疑于釜底抽薪。而目前作为支农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因结算渠道不畅、服务手段落后和所受到的如某些单位限制在信用社开户等歧视政策,在筹资方面明显劣于国有银行和邮政储蓄,并且筹资成本较高,市场占有份额不断下降,存款在全县金融机构的占比由2000年底的40%下降为2004年7月底的32%。一方面是不支农的县内金融机构抽去了大量资金或将资金投入非农领域,另一方面是支农的农村信用社筹资困难,同时伊川县农业产业化规模大、起点高、农户小额贷款需求量大、使用时间长,而且全部由农村信用社提供,对农信社的资金筹措能力和调控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形成了“一农”难支“三农”的严峻局面。
(二)缺乏技术支持和配套服务,农民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大多转嫁为信用社信贷资产风险。由于大部分农民把农户小额贷款投入到种植、养殖等农业产业化项目,而农业产业化项目经营技术性强,需要相关的配套服务。但农民作为市场主体,一家一户无法解决技术问题,设施配套问题等等。如看似简单的温棚蔬菜种植,在规模较大,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城关镇郭寨村的温棚蔬菜区内,在同一地块,山东农民承包了40多亩地种植蕃茄、辣椒,他们温棚内的时令菜,卖了四五茬,当地农民的才能卖,他们一亩地能收入12000元以上,当地农民只能收五六千元。尽管目前大部分乡、村都聘请了技术员,但在温棚蔬菜的种植技术上,还存在3个问题:一是抓不着“早”字,二是病虫害防治跟不上,三是浪费现象严重。如同样质地的塑料薄膜,山东农民能用2-3年,本地农民只能用1年。在一些差的村,农民根本不知啥时种啥,种啥能赚钱。在设施配套服务上,大部分村投入资金,架设电线,整修道理,打机井等,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但在部分村的温棚区内,原先干部承诺的修路、架电、打井的事无人管,造成旱不能浇、涝不能排,下雨路不能走,农民总结说:“乡村干部‘雄纠纠’,只管种来不管收;老百姓们气昂昂,又骂爹来又骂娘”。在继续投入上,由于技术配套设施跟不上,有一少部分农民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没有挣到钱,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有个别群众甚至又跌入贫困状态,因为这部分农民是在自己的口粮地里搞温棚种植,过去种粮是“两月辛苦十月闲”,妻子一人在家就能种好地,丈夫在外打工,挣点零花钱,现在夫妻两人吃住在大棚里,像侍候婴儿一样,精耕细作,常年劳作,精力投入很大,口粮没有了,也没挣到钱,还塌了信用社一屁股“饥荒”(指贷款),动摇了他们继续干下去的信心。再加上农业是弱质产业,投入大,产出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所有这些因素造成的损失,95%以上都转化为信用社信贷资金的风险。
(三)社会信用环境差,拖欠贷款本息现象严重,恶意拖欠贷款的现象时有发生。伊川农信社仅2002年以来累计发放小额贷款7656万元,现有余额为3586万元,其中已形成不良贷款1560万元,占比达43.5%。一是由于利用小额农贷推进农业产业化是一项自上而下的重要工作,层层分解任务,部分乡村干部为按期完成工作在做群众工作时,存在误导现象。贷款发放时农户对信用社贷款认识不清,有部分群众认为是政府的救济款或扶贫款,对贷款到期收回埋下隐患。二是由于政府贴息,有部分群众存在不贷白不贷心理,转移小额农贷用途,甚至用于生活消费上,造成贷款到期难以偿还。三是确实有部分农民生活还比较困难,贷起还不起。四是有集体结伙恶意拖欠贷款本息现象,贷款农户相互赌咒发誓,相互串连,对信用好、愿意还贷款的农户暴力威胁,如彭婆信用社从2002年6月和2003年6月对该镇的8个村的农民发放贷款160.6万元,目前全部形成不良,本息分文不交。五是部分乡村干部贷款时积极主动,还款时消极应付,甚至推诿扯皮,再加上近年来政府管理职能弱化,对拒不还款的农户,对拖欠量大面广的小额贷款束手无策。
(四)政府干预和信用社自身经营的矛盾,使信用社处于两难境地。政府利用小额农贷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本身是件好事。但政府在“整体推进,连片开发”过程中,在规划区内必然要涉及到一些信用不好的村及农户,这些村干部及农户,有的拿着政府的红头文件三天两头往信用社跑,到信用社闹,闭口不谈还贷的事,只要求按文件贷新款。部分基层干部只注重资金投入,对资金使用的效益和风险考虑不够或根本不予考虑,个别乡干部在谈贷款时,就好像说财政拨款,“过去的贷款先缓缓,先把今年的款放啦”,更有甚者说:“某主任,限你3天之内贷30万元,否则,你卷铺盖走人!”信用社作为一个金融企业,信贷资金的运作必须遵循“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原则,对不讲信用的贷户,对一些效益不好的项目,拒绝贷款天经地义。但是行政干预下,还得继续支持,使信用社处于两难境地。
(五)信贷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信用社存在惜贷现象。农村信用社人员少,服务面广,员工业务素质偏低,管理手段落后,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政策性强,业务量大,到期清收难度大,管理成本高,由于近年来农村信用社推行“贷款第一责任人制度”,对发放的贷款承担终身清收责任,信贷员发放小额贷款时不能做主,又要承担终身清收责任,另一方面又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激励机制,使部分信贷员对发放小额贷款心存疑虑,不积极、不主动,造成一些小额贷款期限短、与农时结合不紧密,还存在惜贷现象。
(六)农信社在发放小额农户信用贷款中一些不规范的操作,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户对小额信用贷款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一是执行利率相对偏高。多数农信社在发放小额农户信用贷款时,不论产业类型如何,一律执行基准利率上浮50%—100%的规定,有个别信用社甚至违规收取贷款保证金,预收贷款利息,使农户实际得到的资金不能足额使用,影响了农户贷款的积极性。二是小额信用贷款期限较短。农业产业具有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一些特色农业生产周期多在1-3年左右,而当前农信社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期限一般控制在半年以内,有的信用社甚至控制在3个月以内,使贷款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相脱节。三是对承贷对象条件限定过死。有的信用社规定凡满60岁以上的农户,一律不予办理信用贷款;有的信用社规定凡有不良贷款的村,在全部还清不良贷款之前,对该村一律不发放信用贷款证和信用贷款,以上规定在某种程度上对清收不良贷款、提高信贷资产质量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户信用贷款的覆盖面和推广速度。四是信用评定工作不科学。有的信用社对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片面性,存在主任或业务人员一人说了算的问题,有个别信用社甚至随意提高或降低农户信用等级,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影响了农户贷款的积极性。
(七)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缺乏应有的政策扶持。农户小额贷款由于带有较大的政策性,有效地解决了弱势群体的资金需求,推动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但是由于农业的弱质产业地位,技术性强,资金需求量大,资金风险大,收益率低,与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益产业矛盾,而且缺乏财政、税收、保险等扶持政策和风险分担机制,导致农信社对发放农户小额贷款顾虑重重,难以持续增加投入。
三、需要配套的政策扶持
(一)加强金融体制的改革,确保农村资金不流失。首先,国家要制定出台社区再投资法,规定从农村吸收的资金必须按比例返还农村,确保农村资金不流失。农业银行等商业银行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积极拓宽信贷支农渠道,特别是农业银行与“三农”有着无法割舍的联系,必须立足服务“三农”,以支持农业产业化为切入点,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其次,农发行要扩大支持“三农”的范围,其重点应从流通领域向生产流域转移。第三,邮政储蓄吸收的资金要么通过人民银行以再贷款的形式发放给农村信用社,要么以转存款的形式向农信社转存款,要么转变职能,办成邮政储蓄银行,开办信贷业务,从农村抽走的“血”,再输回农村,以增加对“三农”的有效投入。第四,农村信用社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确立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扎根农村,服务农民,作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资金后盾,通过改革,构建农业商业性金融,农村政策性金融和农村信用社等共同组成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解决目前由农信社“一农”难以承担服务“三农”的问题。
(二)政府要完善配套服务,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推行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要让农民增收、让农民得利;目前存在主要问题是资金缺乏、技术不足、基础设施不配套;政府利用小额农贷支持农业产业结构是目前的一种较为理想的办法。为此,政府要利用自身的优势与权威,一是帮助信用社组织资金,把财供单位和预算外资金账户开在农村信用社,把涉农资金逐步向农村信用社集中和回流,同时调用其它社会资源帮助信用社收贷,把农业产业化贷款的收回率纳入乡级的目标考核,对恶意逃废农业产业化贷款者进行严厉打击。二是拓宽投资渠道,在资金上不能只凭信用社一家,政府应拿出支农周转金,农业开发资金以及各农业职能部门掌握的资金,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向农业产业化投入。三是对近年来实施的农业产业化项目,进行全面认真的回访,扎扎实实帮助农民解决他们自己解决不了的技术、基础设施配套问题,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四是在开发新的农业产业化项目时,要进行全面认真的考核和评估,要做到正确引导而不强迫命令,尊重农民的意愿,照顾信用社的利益,要有头有尾,善始善终。
(三)农村信用社要改进服务,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堵塞工作漏洞。首先,农村信用社作为目前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一定要肩负起历史的重任,要按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指导意见,认真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进一步简化贷款手续和程序,切实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凡是符合条件的农户,农村信用社要及时受理贷款申请,减少贷款环节,提高办理效率。农村信用社可根据自己的条件设立小额贷款专柜或服务大厅,出示办理小额贷款须知,为农民提供尽可能的方便。二是要建立和完善农户小额贷款营销考核机制。农村信用社要按照信贷人员所辖业务片的农户数量、经济条件等分配小额农贷营销任务、落实营销效果,真正建立起全员营销机制。不但要考核贷款的营销数量,还要考核贷款的营销质量,做到责权结合、奖惩分明,提高小额贷款的质量和效益。三是要切实转变经营观念,增强贷款营销意识。要克服“惜贷”、“惧贷”心理,主动寻找优良客户,该放则放,用增量稀释存量,既能提高资金运用率又能有效改善信贷资产的整体结构。四是要堵塞工作漏洞,做到服务不失原则。1、在发放小额贷款时,一定要和群众讲透政策,要让群众认清是贷款而不是扶贫款,要有借有还;2、对外建立公开制度,以张榜等形式接受社会监督;对内尽快实现小额农贷微机管理,堵塞信贷人员违规漏洞;3、严格把好柜面监督关,杜绝租证、借证现象,严防冒名贷款;4、把住关,特别是在发放利用小额农贷支持农业产业化项目贷款时,不能只凭乡村政府提供的贷款名单,还要逐笔逐户审查,做到“四不贷”,即违背群众意愿的产业化项目不贷,前景不好的项目不贷,村干部软弱涣散、不团结的不贷,不守信用的不贷;5、防止农户改变用途,要做到分批、分期发放贷款;6、对外出务工贷款要跟踪管理,要抓住农民工春节和农忙返乡时机催收,组织打工群体之间,打工农民与在家务农农户之间进行联保;7、为防止拖欠利息,要做到月月收息;8、合理确定贷款期限、金额。要切实根据农户的还款能力,农业生产的周转特点,确定小额贷款的还款期限、金额,尽量错开农户“上半年集中贷,下半年集中还”的时间高峰,减轻工作量,避免人为因素造成不必要的贷款逾期和“垒大户”;9、不能因协调关系,为个别单位、个别人推销物品提供方便,让群众只见物品不见钱,为以后清收贷款埋下隐患;10、班子成员和监察、业务部门都要加强监督,发现有举报小额农贷违规行为,要立刻查处。
(四)建立风险分担、补偿机制,为信用社解除后顾之忧。一是由财政牵头,建立风险补偿基金,用于弥补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原因,造成农业产业化小额贷款的损失;二是建议税务部门对农村信用社的小额贷款与非农贷款实行差别税率政策,或免征小额农贷的营业税及相关附加税,从利益上对农村信用社的资金进行鼓励、引导和调节;三是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完善农业贷款的担保体系,为农户提供互助性的保险以及为农村信用社提供互助性的保险业务,增强农信社和农户风险承受能力。
参考文献:
1、于树明:《小额农户信用贷款推广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济南金融》,2003(4)2、 汤小青:《我国农村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制度构造及其意义》,《金融时报》,2002.9.23
3、佚名:《小额农贷逾期的原因及对策理论》,《农村新报》,2004.12.18
4、石朝格:《谁将掌控农村小额信贷》,《经济观察报》,2003.9.30



以上为本篇毕业论文范文对农户小额信贷的研究的介绍部分。
本论文在金融论文栏目,由论文网(www.zjwd.net)整理,更多论文,请点论文范文查找

毕业论文降重 相关论文

收费专业论文范文
收费专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物理学论文
自动化专业论文
测控技术专业论文
历史学专业论文
机械模具专业论文
金融专业论文
电子通信专业论文
材料科学专业论文
英语专业论文
会计专业论文
行政管理专业论文
财务管理专业论文
电子商务国贸专业
法律专业论文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
物流专业论文
人力资源专业论文
生物工程专业论文
市场营销专业论文
土木工程专业论文
化学工程专业论文
文化产业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
护理专业论文
数学教育专业论文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心理学专业论文
信息管理专业论文
工程管理专业论文
工业工程专业论文
制药工程专业论文
电子机电信息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专业
新闻专业论文
艺术设计专业论文
采矿专业论文
环境工程专业论文
西班牙语专业论文
热能与动力设计论文
工程力学专业论文
酒店管理专业论文
安全管理专业论文
交通工程专业论文
体育教育专业论文
教育管理专业论文
日语专业论文
德语专业论文
理工科专业论文
轻化工程专业论文
社会工作专业论文
乡镇企业管理
给水排水专业
服装设计专业论文
电视制片管理专业
旅游管理专业论文
物业管理专业论文
信息管理专业论文
包装工程专业论文
印刷工程专业论文
动画专业论文
环境艺术专业论文
信息计算科学专业
物流专业论文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范文
营销专业论文范文
工商管理论文范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范文
法律专业论文范文
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小学教育论文范文
学前教育论文范文
财务会计论文范文

电子商务论文范文

上一篇:完善治理结构,防范金融风险-----.. 下一篇:对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问题的思考

最新论文

精品推荐

毕业论文排版

热门论文


本站简介 | 联系方式 | 论文改重 | 免费获取 | 论文交换

本站部分论文来自网络,如发现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删除 E-mail:229120615@qq.com

毕业论文范文-论文范文-论文同学网(www.zjwd.net)提供金融论文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设计,论文范文,毕业设计格式范文,论文格式范文

Copyright@ 2010-2024 zjwd.net 毕业论文范文-论文范文-论文同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