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范文网-论文范文
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学前教育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 工商管理 会计专业 行政管理 广告学
机械设计 汉语文学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药学论文 播音主持 人力资源 金融论文 保险学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计算机论 电子信息 市场营销 法学论文 财务管理 投资学
体育教育 小学教育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书法论文 护理论文 心理学论 信息管理 公共事业 给水排水 新闻专业 摄影专业 广电编导 经济学
  • 范文首页 |
  • 毕业论文 |
  • 论文范文 |
  • 计算机论文 |
  • 外文翻译 |
  • 工作总结 |
  • 工作计划 |
  • 现成论文 |
  • 论文下载 |
  • 教学设计 |
  • 免费论文 |
  • 原创论文 |
搜索 高级搜索

原创毕业论文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范文网-论文范文 -> 免费论文 -> 金融论文

我国股票流通市场的现状分析

作者: (字数:11066) 浏览:1次
免费专业论文范文
免费专业论文
政治工作论文
计算机论文
营销专业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范文
医药医学论文范文
法律论文范文
生物专业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范文
化学教学论文范文
电子专业论文范文
历史专业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社会学专业论文
英语专业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范文
语文专业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范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社科文学论文
教育论文范文
数学论文范文
物流论文范文
建筑专业论文
食品专业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范文
工商管理论文范文
会计专业论文范文
专业论文格式
化工材料专业论文
英语教学专业论文
电子通信论文范文
旅游管理论文范文
环境科学专业论文
经济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范文
营销专业论文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范文
物流论文范文
财务会计论文范文
数学教育论文范文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范文
法律专业论文范文
工商管理论文范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专业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范文
机械模具专业论文
报告,总结,申请书
心理学论文范文
学前教育论文范文

收费计算机专业论文范文
收费计算机专业论文
Delphi
ASP
VB
JSP
ASP.NET
VB.NET
java
VC
pb
VS
dreamweaver
c#.net
vf
VC++
计算机论文
毕业论文范文题目:我国股票流通市场的现状分析,论文范文关键词:我国股票流通市场的现状分析
我国股票流通市场的现状分析毕业论文范文介绍开始:
XCLW164788  我国股票流通市场的现状分析

目 录
引言
一、中国股票流通市场的发展史
二、中国股票流通市场现状
三、我国股票流通市场存在的问题
四、关于问题的几点思考
五、结束语
参考文献

摘 要:自第一次股票上市开始,我国股票市场至今已经经历了35年的发展。已经在我国现代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融资途径。股票市场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受到专业以及非专业人士的广泛关注。但是,就目前的股票市场来看,特别是流通市场,大盘处于不稳定状态,上半年的大牛,以及更早时候的股市低迷,都在提醒我们流通市场长期是我们对公司价值的长期投资。这些现象的出现与我国股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且未能及时有效处理有关。本文就现阶段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及研究。
关键词:股票流通市场 经济问题 发展现状

我国股票流通市场的现状分析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股票市场在制度转型和调节资源合理配置过程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融通资本,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而促进中国经济的增长,这是中国设立股票市场的基本目的。然而,中国股票市场设立35年以来,中国股市几经改革,期间经历过2006年至2007年10月的大涨,以及今年上半年的大幅增长,以及随后上证综指的大落,面对如此大幅震荡,中国股票流通市场是否起到了对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调控的作用。中国股票市场对经济的调控效率究竟如何。在面对金融危机时,中国股市对我国的经济调控是否还是有效率的。又有那些因素影响中国股票流通市场的发展。
首先,本文介绍了中国股票流通市场的发展,引出了在资本市场加速改革的今天研究股票流通市场对国家经济调控的重要意义。并对有助于理解本文研究内容的相关知识进行了简单介绍。
接着,笔者对国内外关于股票流通市场的状况进行了细致梳理,重点总结了国内学者对中国股票流通市场对经济的调控以及政府对流通市场的政策性干预的研究,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分析以往研究的不足,将研究中国股市着眼点聚焦到股票流通市场上。
再之后,进入到对我股票流通市场所存在问题的的实证分析阶段。实证研究分为几个部分:第一,股市的泡沫经济的出现,我国对股市经济的政策。第二,中国股票流通市场机制以及市场结构的分析,根据格兰杰因果关系对样本进行分析,通过对比研究不同分类下中国股市不同的分析方式对经济调控效率的差异。第三,我国股票市场投机者对流通市场的影响。第四,我国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的完善性和机构投资者对市场的操控对流通市场的的危害。
然后,介绍了国外学者对股票流通市场经济调控效率研究的发展历程。以及资本主义国家在资本市场发展的现状进行比较。
接着,笔者对我国股票流通市场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及问题的观点。
在正文的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发现做了最终的总结:第一,除正在经历金融危机年代,中国股票市场对于宏观及微观经济的调控是有一定效率的。尤其是2010年之后,效率显著提高。第二,股票市场规模指标、市场流动性指标、股票市场收益率指标的不同都会对市场经济调控产生影响。由于实际的社会条件下的行业特点、政策影响等因素不同,不同指标反映的调控效率具有显著差异。第三,我们应该适当借鉴一些国外的成功经验,配合我国实际国情,走出适合自己经济增长的股票流通市场发展之路。 
 一、中国股票流通市场的发展史
 (一)股票流通市场 
股票流通市场是已经发行的股票按照市价进行转让、买卖和流通的市场,包括交易所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两部分。股票流通市场是在发行市场的基础上建立的,所以它又被称为二级市场。与发行市场相对来说,流通市场的结构和交易活动要比发行市场的更为复杂,其作用和影响也是更大的。它包括了股票流通的一切活动。它的存在和发展为股票发行者创造了有利的筹资环境,让投资者们可以更好的根据自己的投资计划和市场的变动情况,来随时进行股票买卖。
由于股票流通市场消除了投资者们内心的投资恐惧,所以他们放心的参加股票发行市场的认购活动,这一举动,就为股票上市到发行起了相当大的助力作用,也对公司筹措长期资金、股票流通的顺畅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然而对于股市的主要参与者来说,通过对股票流通市场的一些活动,可以使投资时间变短,而且在股票与现金之间的转换更是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渠道,从而使得股票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大大增强了。
股票流通市场上的价格是反映经济动向的一张晴雨表,它能够充分真实的反映出及时市场上资金供求状况,行业的前景和政治形势的变化,正因如此它是预测和分析经济的重要指标。而对于一些企业来说,特别是金融性企业,它还能为企业及时提供大量消息,有助于他们及时的修正经营活动中的一些失误和做出更适应当前形势政策的经济决定。
 (二)八十年代初期发展
股票市场的初步发展,改革开放政策的出台,使很多适应我国国情经济发展规律的资本性政策及被计划经济所消灭的东西纷纷重新出现在中国,各种经济思想和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摆脱经验价值观的束缚而在试错性改革思维模式的支持下得到生存和发展的制度空间,这种环境成为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萌芽的温床。而体制改革的核心部分即产权制度的变迁,逐渐发展产生了发展股票市场的需要。
对改革派来说,虽然对政府所倡导的“公有制主导地位”有不同的理解,但对国有产权的相对低效率问题却大都有着相似的认识,对于大多数改革者来说,在实现公共产权从竞争性领域的退出、培养真正市场化的经济主体问题上也就几乎形成他们的共识。受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的影响国有银行制度下信贷并没有硬化国有化企业预算约束,我国经济学家及学者在摸索前进的渐进过程中对股份制的作用有越来越多的认知。国有企业的低效率和巨额财政补贴也使政府不得不寻找一种能够替代国有银行,并且可以成为另一种可以促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途径,由于“没有一个初步形成的股票市场,市场融资不能成为基本的融资方式,社会资本就不可能得到有效的配置。”正是基于股票市场对于解决国有企业的过高的借贷和现金流动困难速动比率低的问题、降低国有银行信用风险方面和合理规划资源配置的效率的功能的认知,政府逐渐开始重视股票市场的发展问题。可贵的是改革开放改变了这一现状。
  1983年深圳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首次公开招股;1984年5 月深圳市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首次公开招股;1984年5月深圳市沙井镇万丰村党支部书记潘强恩在村里的支委会上提出了发动村民参股兴建工业村的大胆设想,这是自计划经济以来股份经济思想首次在农村经济体系下萌芽。同年6月在安徽合肥召开的中国金融学会第二届年会会上。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院25位研究生联合上书《金融改革战略探讨》提出了用改革开放思想进行金融改革的口号。也就是在1984年,在距世界第一张股票发行的300多年之后,北京市天桥百货股份公司和上海飞乐股份制和发行股票的试点工作。1986年沈阳、上海首先出现了股票柜台交易,1986年,为了表示对股票市场的支持,邓小平亲自会见了纽约股票交易所执行主席范尔霖,邓小平还让陈慕华赠送了一张上海飞乐音响股份公司的股票。1987年,深圳特区证券公司成立。就这样,股票市场渐渐发展起来了,缓缓步入正轨。
 八十年代末期,中国面临着经济体制全面的回归危机。可是值得注意的是,面对长期的宏观经济增长需求,为进一步推动改革发展的深入,股票市场的发展方案,又一次被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敲定。1990年底和1991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分别成立,标志着在市场经济萌芽时期存在的而又被计划者所打压的股票交易组织终于得到了法律制度的认可。随着股份制的发展,股票发行规模不断增加,除人民币普通A股外,1991年之后还相继发行了人民币特种股票B股,以及在香港和海外上市的H股和N股,而作为集合投资组织的投资基金也发展起来。
 (三)1992年——1997年:快速发展 快速发展。尽管存在各种不尽人意的地方,股票市场融资功能如同一块蛋糕一样存在着非凡的吸引力,在政府的支持下,九十年代之后,流通市场发展起来。随着南巡讲话的推进、中共十四大对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战略目标模式的确定即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一中《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发布、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从第三条到第十一条对这一目标模式的根本大法的确认,一批市场经济基本法律即《公司法》、《商业银行法》、《人民银行法》等先后实施,中国的股票市场以其特有的不可抗拒的魔力终于迅猛发展起来,并对经济领域产生震撼式的巨大影响。
表1:1992—1997年间的股票筹资额情况
年份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发行额
94.1
375.5
326.8
150.3
425
1294

同比增长(%)
/
299
-13
-54
183
204

注:1.股份发行额包括境内及境外筹资(A股、H股、N股、B股、A ,B配股筹资)。资料来源:《历年股票发行情况》,《中国金融年鉴》,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第386页。
 从上表可知,在得到正式制度认可以后,股票市场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以筹资金额来说,从1992年的94.1亿元,增加到1997年的1294 亿元,六年间增长了近十三倍之多,增长率高达363%。同时,以市价总值GDP比重来看,股票市场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也日益突出。
表2:股票市价总值与GDP比重(1992--1997)
年份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市价(亿元)
1048
3531
3690
4374
9842
17529

GDP(亿元)
26638
34634
46759
58478
67884
74772

比重(%)
3.93
10.2
7.98
5.94
14.5
23.44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第386页。
上表显示了股票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趋上升的情况。在1992年市价总值占GDP的比重只有3.93%,而到了1997年则升至23.44%,六年之内增加了19个百分点。
 (四)1998年——21世纪初:调整与规范时期(市场化改革时期)发展
  股票市场天然的融资功能对政府和国有企业来说有着巨大的诱惑力,股票市场的这种性质给予了政府托市并以此来繁荣流通市场的动力。在投资者方面,卖方市场条件下,日获利最高可达10%的暴利也激发了他们的购买冲动。在这些内在外在因素影响下,尽管没有制度规范,即使股票市场功能还未十分健全,但它还是维持了近六年的快速增长,并且之后还在不间断地向前迈进。1992年至2004年短短的十三年间,中国的股票市场走过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路程。这不得不成为智慧的中华人民在自身经济恢复发展的历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尽管道路坎坷,而且可圈可点,但我国的股票流通市场已形成规模并走向更加平稳合理的道路。
 二、中国股票流通市场现状
 (一)当前我国股票流通市场规模。
 截至2007 年12 月21 日, 沪、深两地上市已达1527家, 上市股票数量1613 只, 总股本达到16848. 86 亿元, 股票市价总值达到310448. 39 亿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达到859 家, 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其中, 44 家公司同时发行A、B 股; 19 家公司以A 股和H 股形式同时在上证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6 家公司以B 股和ADR 形式同时在上证所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1 家公司以B 股和GDR 的形式同时在上证所和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深圳证券交易所865 只证券中包括A 股655 只, B 股55 只, 其余为基金、企业债券、可转换债券、国债、权证等
 (二) 股权分置改革现状。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已经顺利进入收尾阶段, 这场史无前例的制度性变革历时一年多的改造, 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中国股市从漫漫熊市走向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自2006 年4 月29 日启动股改试点, 至前不久推出全面股改第64 批公司名单, 沪市完成股改或者进入股改程序的公司共795 家, 占全部应股改公司总数的97. 8%,股改公司总市值占全部应股改公司总市值的97. 86%。两市尚未股改公司剩18 家, 其中, 上证50 指数样本股公司还有2家, 上证180 指数样本股公司还有3 家。
 (三)我国股票流通市场发展趋势
中国股票流通市场发展20多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过程中也涌现了较多的问题,随着中国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中国股票市场未来仍将是充满机遇和生机的,国内优秀企业的陆续上市,将使股票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得以充分利用,具体到今后市场发展,我们总结了如下几点:
(1)股票市场与国际市场联动之势将日益增强。在过去十年的发展经历中,中国股票与国际股票市场联运性非常之弱,乃至经常性的出现截然相反的、不趋同的走势特征。但从未来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联动性趋同将日益显现出来。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合理的股票市场结构将诞生,我国市场必逐渐与国际股票流通市场接轨。
 (2)由于我国投资经济意识薄弱,民众投资意识有,但是没有理性正确的投资观念。我们应在民众中加强理性投资的理念。打击市场投机倾向,提高股市的稳定性,降低投资风险。
 (3)改变机构投资者操纵市场的局面。企业融资渠道丰富多样,不应局限于一种。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在证券市场融资的主要方式为股票融资,但从未来发展形势上分析,其融资渠道将被拓宽,企业拥有更加多元的融资方式,从国务院证券市场发展规划来看,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融资的方式将会顺利实施,并且在债券的市场品种上将增多。在过去的历史发展中看,上市融资一直以来是国有企业的“专利”,从未来市场的整体形势上看,尤其是中小企业板及未来创业板市场的推出,将为更多民营企业、中小型公司上市创造适合于本企业的条件,企业融资多元化趋势将会日益明显。
 (4)宏观经济及国家的宏观政策性,法律性,等条件为股票市场发展构成了良好的发展平台。中国经济近几年来始终保持稳定快速的经济增长速度,GDP的增长趋势快速平稳,这为股票市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经过宏观调控后的中国经济未来如果仍然保持较快及稳定的增长,我们可以相信股票市场发展平台会更加广阔。
 (5)股票市场部分品种风险加大,机会增加。风险与机遇永远是并存的。未来中国股票市场,历史问题终将会被解决,而过程中必将出现与现实获益的冲突,解决方式与时机将直接影响市场的平稳发展,对于部分优质类公司品种来讲或许风险较小,但对于许多在流通市场被“炒作”扭曲价格,却业绩平平的公司来讲同样是风险较大。未来中国股票市场品种均有风险,只是由于种类等因素的不同,其风险程度不同而已。未来股票市场伴随着风险应运而生的同样是无限的机遇,特别是机构投资者、QFII 机构的投资理念及不同的投资方式,此时的市场将为介入的投资者提供更为多样立体化的投资机会。中国流通股票市场是一潜力较大,发展前景美好的市场,股票市场做为我国资本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投资者创造了绝佳的投融资机会。在大的方面,国家颁布了更加有利于股票市场发展壮大的方针,为市场的健康、规范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把握投资机会,回避市场风险应成为每一位市场投资者应牢记的信条,愿中国股票市场规范健康的发展,为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做出应有贡献。
 三、我国股票流通市场存在的问题
 我国股票流通市场现存的问题由于我国尚处于新兴加转轨阶段, 股票流通市场目前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股票市场自身功能的正常发挥应当加以重视。
 (一)股票流通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我国处于股票流通市场的发展阶段,近年国内学者也通过各种数据分析了经济增长与股票流通市场的关系。王志阳,马理(2005)曾质疑前者的增长与后者的发展并没有强促进作用。并通过计算相关系数以及分析数据回归等发面检验了他们的理论。同年郑长德分析表明二者的关系存在了较强的负相关,股票市场的发展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增长。但是由于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证券市场正处于转性阶段,市场效率低,无法充分发挥有效的资源配置作用,从而无法促进经济增长。且国内学者的数据取样大都是整个股票市场的数据,并不是流通市场数据。有失公正。在此本文选取流通市场一个时期的有效数据进行股票市场运用一些分析手法进行我国经济与股票流通市场的分析。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运用eviews6.0对数据进行处理,建立一个VAR模型,在VAR模型的基本框架下研究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VAR模型的建立:Yt=c+atyt-1+…+apyt-p+εt
其中,Yt表示n个变量在时期t数值的向量(n*1),c为(n*1)维常数项,as为自回归系数的一个(n*n)矩阵,s=1,2….,p。εt为(n*1)维白噪声向量
(2)样本来源及选择
样本选取1998年第一季度至2011年第四季度,尽管全国性的股票市场自1991年开始,但直到1997年我国股票市场才第一次面临由泰铢贬值所造成的亚洲金融危机,这也是我国股票市场慢慢走向成熟的开始。由于我国股票市场发展时间比较短,因此采用季度数据,以增加样本个数,减少统计分析误差。
股票市场指标选取:资本化率指标(CAP)=平均市价总值/名义GDP;交易率指标(VAL)=股票总成交金额/名义GDP;周转率指标(TUR)=股票总成交金额/股票平均市价总值;每季度的总成交金额等于该季度三个月上交所和深交所所有股票(包括A股、B股)成交金额之和。所有季度成交金额都由证监会网站获取。
表3单位根检验结果
变量
水平序列的ADF检验
一阶差分序列的ADF检验


ADF检验统计值
滞后期
5%显著水平下临界值
ADF检验统
计值
5%显著水平下临界值

GY
-2.264455
3
-2.9143
-4.143220*
-2.9290

GAP
-1.6504331
1
-2.9155
-3.453232*
-2.9270

TUR
-0.251242
3
-2.9164
-3.732733*
-2.9271

VAL
-1.603033
2
-2.9155
-5.134442*
-2.9283

表4Johansen 协整检验结果

Likelihood
5Percent
1Percent
Hypothesized

Eigenvalue
Ratio
Critical Value
Critical Value
No.of CE(s)

0.6098576556
77.47537543
41.51
55.33
None**

0.5863644654
44.81321687
26.45
33.85
Atmost1**

0.3869524432
19.47564645
15.43
24.34
Atmost2*

0.1743279439
4.787542177
3.93
6.37
Atmost3*

经济增长指标选取:选用国内生产总值季度环比增长率代表经济增长,用GY表示。GDP季度环比增长率=本季度名义GDP/上季度名义GDP。
本文数据来源于各年统计年鉴及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2、实证分析
 (1)分析过程和结果
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通过检验我们可以看出变量GY、CAP、VAL、TUR的水平序列都是非平稳的,他们的一阶差分序列在1%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含有单位根的假设,因此这几个变量为典型的一阶单整变量。
协整检验。由表4表明在95%和99%的置信度下分别存在4个和2个协整方程。本文选择了仅有一个协整关系时列出的经过标准化的协整参数(表5)。
表5标准化的协整参数
Normalized Cointegrating Coefficients:1 Cointegrating Equation(s)

LGY
LCAP
LTUB
LVAL
C

1
138.857376
-142.846263
-136.146382
-46.28332



(50.098363)
(52.846352)
(47.976472)


由表5可以得出数学表达式:
VECM=LGY-133.86LCAP+142.85LTUR+136.15LVAL-46.28
由VECM可以看出:股票市场的规模与经济增长成正向变动的,即股市规模的扩大会引起经济增长速度上升,而周转率和交易率与经济增长成反向变动,即两者的增加对经济增长有遏制作用。
格兰杰因果检验。表6结果显示在90%的概率保证下,GDP环比增长率和资本化率CAP通过了格兰杰因果检验,存在由GY到CAP的单向因果关系,同时在95%的概率保证下存在GDP环比增长率到交易率的单向因果关系,而GDP环比增长率与周转率之间并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
表6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变量
零假设
F统计量
P值

LGY
LGY不是LCAP的格兰杰成因
2.47338***
0.90039

LCAP
LCAP不是LGY的格兰杰成因
0.09683
0.89341

LGY
LGY不是LTUR的格兰杰成因
1.12833
0.38222

LTUR
LTUR不是LGY的格兰杰成因
0.36773
0.63295

LGY
LGY不是LVAL的格兰杰成因
3.48770**
0.03519

LVAL
LVAL不是LGY的格兰杰成因
0.42298
0.62770

通过上述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经济增长指标季度GDP环比增长率和代表股市规模的指标CAP存在正向的协整关系,并且存在由GDP环比增长率到资本化率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这说明在中国股票流通市场发展近二十年的过程里,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市场的规模,但是,股票市场的规模却对中国经济的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如预期的理想。第二,经济增长指标季度GDP环比增长率和代表股票市场流动性的指标周转率和交易率之间都存在着反向的协整关系,并且存在GDP环比增长率到交易率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同时GDP环比增长率与另一流动性指标周转率之间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由此可见,股票市场的流动性对经济增长并未取到预期的效果,股票市场流动性游离于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之外,在我们的分析中发现,它甚至起到了相反的作用成为了一种阻力。
 (二) 我国股票市场运行机制和市场结构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以主板市场为主, 纳斯达克市场刚刚起步。作为股票发行的一级市场上市公司对于股票的发行仍然有很浓厚的行政审批色彩, 而股票流通的二级市场却把股票市场切割为A 股、B 股和H 股。不但不利于经济体制改革, 也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走向国际市场。此外,目前的组织管理体系结构臃肿,监管层次存在着机构重叠、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
 (三) 我国股票流通市场的投资者以投机为主要目的。
 从表7显示的数据可以看出, 2006 年沪市换手率为541. 12%, 深市换手率为609. 38%。即使作为一个新兴市场, 这样的换手率与发达国家股市最高不足70%的统计数据相比也显得过高了。在短时间内如此高的换手率证明股票的投机性极强, 具有高度的不稳定性。从另一侧面体现出我国市场的不成熟。
表7 2007 年- 2011 年我国股票市场平均换手率
平均换手率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上 海 214. 00 250. 75 288. 71 274. 37 541. 12

深 圳 198. 79 214. 18 288. 29 316. 43 609. 38

资料来: 中国证券期货统计年鉴( 2007)
 (四) 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由于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过度集中, 而另一方面的问题就是分散的公众股,,董事会很容易被大股东掌握。由于中国传统的观念导致了经理的权利没有得到实际的的制约, 经理的个人行为改变董事会甚至股东大会决策的情况时有发生。同时, 上市是一种很珍贵的机会 , 而上市公司重组过程中并不是真正的优化组合, 无法做到优胜劣汰, 损害投资者利益, 影响股市发展。
 (五) 机构投资者操纵市场
 如表8 所示, 机构投资者在数量中只占0. 41%, 但却拥有30%左右的流通证券余额, 使得一些大的机构投资者可以凭借手中的筹码控制市场, 这种行为无形之中促使了股票市场的投机之风和非法行为。由于中国股票市场的法律法规并不健全, 机构投资者利用所得到的信息优势不仅可以从中取得大量资源, 还常常可以获得一些尚未公布的内幕消息, 甚至可以通过与上市公司联合, 操纵市场信息发布的时机来获取盈利, 损害的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表8 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结构

沪市( 万户)
比例
深市( 万户)
比例
总计( 万户)
比比例


个人投资者
5666. 16
99. 51%
6658. 34
99. 67%
12324. 5
99. 59%

机构投资者
27. 96
0. 49%
22. 21
0. 33%
50. 17
0.41%

总计
5694. 12
100%
6658. 34
100%
12374. 67
100%

资料来源: 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 深圳交易所网站 2010-10-01
 (六) 当前股市泡沫问题
 2006 年A 股指数翻了一番; 2007 年, 上证指数从年初的2675. 47 点到今年10 月最高点6124. 04 点, 最大涨幅达到129%。由于我国股市多年的低迷, 以及当前流动性的过剩、人民币汇率预期升值等问题, 导致大量资金的闲置、缺乏投资的方向。多方因素导致了有大量的资金将远远超过正常情况下的供求格局涌入股市,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又一轮股市不可避免地增长较快。而实际的情况也的确如此,2015年上半年的增长就验证了这一点。
四、关于问题的几点思考
股票流通市场与实体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根源在于两个市场的制度不完善:一方面公司组织层次不合理、公司规章条例不规范等制约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市场的投资者不健康的投机行为、证监会等与证券市场监管有关的部门监管不力等使得市场的成长速度失去控制。这就导致了股票市场的发展速度完全超过了经济实体的发展,规模也大大超过了经济发展的总量,股票市场就与经济发展相背离,产生严重的股市泡沫。例如2007年的股市大跌行情,和今年上半年的“5.28”事件。历史是惊人的相似,这无疑体现了我国在这些方面的制度缺陷。客观上我们还是应该要求股票市场和经济要保持平衡协调的发展,具体的说就是要求证券市场要同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保持协调,同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相适应。
从量的方面看:首先两者要维持一种合理的发展节奏和发展速度。股票市场必须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发展速度要同经济发展的速度保持一致,如:当国家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出台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股票市场应该出现一段时期的较快增长,但同时也应该保持对股市的快速发展客观的态度。同时,股票市场在规模上也应该同经济发展保持基本一致,在证券市场中,通常是用证券化率来衡量股票市场的总规模是否偏离经济规模的发展,即证券的市值同GDP的比值,而在我国证券化率一般都是偏高的。因此,必须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规范我国证券市场和经济发展的协调同步
 五、结束语
 我国股票市场发展二十余年的历史,可以说是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的历史。在这二十余年中,尽管出现了这样那样的曲折,但总的来说,我国的股票市场是不断发展壮大和不断完善的,到目前比较规范的股票市场框架已基本建立,不仅金融意识得到培育和增强,形成了多元的市场主体,且还拓宽了我国融投资渠道,对于引导社会资金流向、调整产业结构和合理配置资源发挥了市场信号导向作用。就是说,在这二十余年中,我国股票市场的复兴和发展与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基本形成了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而这又是建立在不断解放思想、进行理论突破和创新,不断充分认识和尊重市场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的。实践证明,只有不断充分认识和尊重市场规律,政府才能有效地稳定和调控股票市场,筹资者和投资者才能更好的把握市场脉搏,从而使股票市场逐渐步入理性、规范和成熟,更好的服务于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 聂华. 推进我国多层次股票市场建设的研究[ J] . 华东 第 6 期 经济管理, 2006( 6).
[2] 祁斌. 后股权分置时代: 中国资本市场的机遇和挑战[ J] . 今日中国,2007( 2) 
[3] 王铁军. 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架构设计的构想[ J] . 中国科技投资, 2007( 3).
[4] 吴德炎. 浅析如何完善我国股票市场[ J] . 商业现代化,2007( 6) 
[5] 杨华. 股权分置改革之后的证券市场格局和重点问题[ J] . 中国金融, 2007( 2)
[6] 张宁. 后股权分置时期市场发展的新趋势及监管对策[ J] . 中国金融, 2007( 2) 
[7] 郑恩权, 沈春明. 中国证券市场现状及问题分析[ J] . 经济师, 2006( 4)
[8] 段超飞,江恩赢家,2014.06
[9] 王年咏.1980-1991:当代中国证券市场的复兴与起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10] 王磊,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性的研究.东北农业大学.2014.12


以上为本篇毕业论文范文我国股票流通市场的现状分析的介绍部分。
本论文在金融论文栏目,由论文网(www.zjwd.net)整理,更多论文,请点论文范文查找

毕业论文降重 相关论文

收费专业论文范文
收费专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物理学论文
自动化专业论文
测控技术专业论文
历史学专业论文
机械模具专业论文
金融专业论文
电子通信专业论文
材料科学专业论文
英语专业论文
会计专业论文
行政管理专业论文
财务管理专业论文
电子商务国贸专业
法律专业论文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
物流专业论文
人力资源专业论文
生物工程专业论文
市场营销专业论文
土木工程专业论文
化学工程专业论文
文化产业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
护理专业论文
数学教育专业论文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心理学专业论文
信息管理专业论文
工程管理专业论文
工业工程专业论文
制药工程专业论文
电子机电信息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专业
新闻专业论文
艺术设计专业论文
采矿专业论文
环境工程专业论文
西班牙语专业论文
热能与动力设计论文
工程力学专业论文
酒店管理专业论文
安全管理专业论文
交通工程专业论文
体育教育专业论文
教育管理专业论文
日语专业论文
德语专业论文
理工科专业论文
轻化工程专业论文
社会工作专业论文
乡镇企业管理
给水排水专业
服装设计专业论文
电视制片管理专业
旅游管理专业论文
物业管理专业论文
信息管理专业论文
包装工程专业论文
印刷工程专业论文
动画专业论文
环境艺术专业论文
信息计算科学专业
物流专业论文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范文
营销专业论文范文
工商管理论文范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范文
法律专业论文范文
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小学教育论文范文
学前教育论文范文
财务会计论文范文

电子商务论文范文

上一篇:国金券客户关系管理与营销策略浅析 下一篇:中国股市投资者行为调查分析

最新论文

精品推荐

毕业论文排版

热门论文


本站简介 | 联系方式 | 论文改重 | 免费获取 | 论文交换

本站部分论文来自网络,如发现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删除 E-mail:229120615@qq.com

毕业论文范文-论文范文-论文同学网(www.zjwd.net)提供金融论文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设计,论文范文,毕业设计格式范文,论文格式范文

Copyright@ 2010-2024 zjwd.net 毕业论文范文-论文范文-论文同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