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范文网-论文范文
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学前教育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 工商管理 会计专业 行政管理 广告学
机械设计 汉语文学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药学论文 播音主持 人力资源 金融论文 保险学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计算机论 电子信息 市场营销 法学论文 财务管理 投资学
体育教育 小学教育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书法论文 护理论文 心理学论 信息管理 公共事业 给水排水 新闻专业 摄影专业 广电编导 经济学
  • 范文首页 |
  • 毕业论文 |
  • 论文范文 |
  • 计算机论文 |
  • 外文翻译 |
  • 工作总结 |
  • 工作计划 |
  • 现成论文 |
  • 论文下载 |
  • 教学设计 |
  • 免费论文 |
  • 原创论文 |
搜索 高级搜索

原创毕业论文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范文网-论文范文 -> 免费论文 -> 社科论文

把栏杆拍遍

作者: 浏览:13次
免费专业论文范文
免费专业论文
政治工作论文
计算机论文
营销专业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范文
医药医学论文范文
法律论文范文
生物专业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范文
化学教学论文范文
电子专业论文范文
历史专业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社会学专业论文
英语专业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范文
语文专业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范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社科文学论文
教育论文范文
数学论文范文
物流论文范文
建筑专业论文
食品专业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范文
工商管理论文范文
会计专业论文范文
专业论文格式
化工材料专业论文
英语教学专业论文
电子通信论文范文
旅游管理论文范文
环境科学专业论文
经济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范文
营销专业论文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范文
物流论文范文
财务会计论文范文
数学教育论文范文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范文
法律专业论文范文
工商管理论文范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专业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范文
机械模具专业论文
报告,总结,申请书
心理学论文范文
学前教育论文范文

收费计算机专业论文范文
收费计算机专业论文
Delphi
ASP
VB
JSP
ASP.NET
VB.NET
java
VC
pb
VS
dreamweaver
c#.net
vf
VC++
计算机论文
毕业论文范文题目:把栏杆拍遍,论文范文关键词:把栏杆拍遍
把栏杆拍遍毕业论文范文介绍开始:
把栏杆拍遍
[关键词]  辛弃疾
[摘要]从辛弃疾苦闷在词中的表现,苦闷产生的原因,苦闷对辛弃疾词的风格的影响三个方面,论述辛弃疾和他的词在中国文人中的唯一性和独特性。
 中国历史上由行武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个人,这就是辛弃疾。这也就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辛弃疾不是那种纸上谈兵的文人,而是真正的文武双全的人物,他是一个极其坚定的抗金志士,胸怀远大的政治抱负,经常激励自己要象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如“功名万里”的李广(《八声甘洲·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隆中卧龙”的诸葛亮(《水龙吟·被公惊倒瓢泉》),“坐断东南”的孙权(《南方子·何处望神州》),“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永遇乐·千古江山》),以及曹操、谢安等人那样,为祖国的统一作出贡献,以实现自己“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满江红·鹏翼垂空》)的雄心壮志。然而他有才能而不被重用,他有满腔忠愤,却无处发泄,故而全部寄之以词。他有优秀的军事才能,却不能用来安定边防,实现他打击敌人,恢复祖国统一的伟大政治抱负。他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包含失落之悲,家国之忧,不平之气,愤懑之情,他“把栏杆拍遍”,却始终“无人会,登临意。”
 强烈的爱国思想和战斗精神与政治上的不得志形成强烈的反差。他经常要求投身于当前最尖锐的斗争,“试手补天裂”、“西北洗胡沙”,但却又永不与投降派妥协,他在南宋统治集团中总是处于孤危地位,政治上屡受打击,故而在他词中就交织着种种复杂矛盾的心情。
 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的,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永远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以英雄自许,又以英雄诩人”,他在词中独独羡慕那些凛然有生气的人物,并以“元龙豪气”,“刘郎才气”自比。他想立往旁来整顿乾坤。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如著名的《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里吹角连营。几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和陈亮“鹅湖相会”后,为了勉励自己的战友,辛弃疾写了这首词,词中构思了一幅冲锋杀敌的动人场面,表达了他们重返抗金战场的共同愿望,全词豪放激昂,传诵人口,是辛词的代表作品之一。我想,这首词除了武圣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之外,再也难找如些有金戈之声的力作。虽杜甫也写过“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军旅诗人王昌龄也写过“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但这些都是旁观式想象,抒发和描述。哪一个诗人曾有过他这样亲身在刀刃剑尖上滚过来的经历?“列舰层楼”、“投鞭飞渡”、“剑指三泰”、“西风塞马”,他的诗词简直就是一部军事辞典,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他只能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起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回顾自己渡江南来以后,曾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把自己心中想说的忠贞爱国的肺腑之言都陈奏给皇帝了。可是南宋统治集团好比是一个患恐敌病的重病人,任凭你怎样想法去鼓舞他们,把他们拔出与消沉畏缩的气氛之中,都是徒劳无功。
正如陆游在一首诗中所说:“诸君尚守和戎策,志士虚捐少壮年。”报国无门,壮志难申,辛弃疾这时心中的悲愤是可想而知的。这一切,就是他登建康赏心亭时写下这首传诵千古的《水龙吟》词的背景。此词写得气象阔大,笔力遒劲。作者一方面极写远山的美丽——远山愈美,它引起作者的愁和恨,也就愈加深重;另一方面又采取了移情及物的手法,写远山“献愁供恨”。实际是作者自己看见沦陷区的山,想到沦陷的父老姊妹而痛苦发愁。但是作者不肯直写,偏要说山向人献愁供恨。山本来是无情之物,连山也懂得献愁供恨,人的愁恨就可想而知了。这样写,意思就深入一层。“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两句,是纯粹写景,至“献愁供恨”三句,已进了一步,点出“愁、恨”两字,由纯粹写景而开始抒情,由客观而及主观,感情也由平淡而渐趋强烈。作者接着写道:“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意思说,夕阳快要西沉,孤雁的声声哀鸣不时传到赏心亭上,更加引起了作者对沦陷的故乡的思念。他看着腰间佩带的不能用来杀敌卫国的宝刀,悲愤地拍打着亭子上的栏干。
 可是谁能懂得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是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呢?他登临建康城赏心亭,此亭遥对古秦淮河,是历代文人墨客赏心雅兴之处,但辛弃疾在此发出的却是一声声悲怆的呼喊,他缅怀北方故土,在词中倾吐了壮志难伸、报国无路的抑郁心情。他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过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但今天却空有一身力,一腔志,又能向何处使呢?如今人去楼毁,早已了无痕迹,惟有江水悠悠,似词人的长叹,东流不息。
 同样是一首登高抒怀的词章《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澹。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这是词人由福建任上被诬告而罢官,再回江西退居,当他经过南剑州时,登上双溪楼向远处眺望,一股忧愤涌上心头,写下这首悲壮苍凉的词篇。词的上片气势磅礴,如挟雷电风雨,“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用比喻手法写自己要用倚天长剑平定中原的理想。但事与愿违,现实是“潭空水冷,月明星淡”,这凄清的画面,正是自己被罢官的凄凉感受。往下又用象征手法,以“风雷怒,鱼龙惨”画出朝中小人的凶残面目,抒发自己被排挤的愤怒。词的下片以景开端,以景结尾,中间抒发自己的感慨,“元龙老矣,不妨高卧”,看似旷达,实则悲愤,而登览所感受到的“千古兴亡,百年悲笑”的情怀,似乎低沉,但隐藏在词句背后的正是词人不能忘怀国家兴亡的忧虑。他只能以深沉的笔调倾吐了自己对国事的关切,他渴望自己也能有一把光焰直冲斗牛的利剑,去斩尽那妖魔豺狼。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形成了全词悲壮的基调。
 辛弃疾的词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的,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我们今天读来,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遍地哭诉,一次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
 辛弃疾词中怎么会有如此多的苦闷?辛弃疾的苦闷来自哪里呢?
 辛弃疾南归后一直不为朝廷所喜欢,原因何在?他在一首《戒酒》的戏作中说:“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成灾。”这句生活小品正好刻画出他的政治苦闷。他因爱国而生怨,因尽职而招灾。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但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他作为南宋臣子共生活了40年,倒有近20多年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多年时间里又有37次频繁调动。皇帝对他时用时弃,国家有危难时招用几天,朝中有诽谤之言,又弃而闲几年,这是他的基本生活节奏,也是他最大的悲剧。他在词中到处用典,甚至被后人讥笑为“掉书袋”,他至死,也没有弄懂南宋小朝廷为什么只图苟安而不愿收复失地。种种情感的交织,在他的作品中表现了我国封建社会一些要求振作有为而受到挫折的人的共同感受,同时也形成了他在词史上的杰出地位。
 辛弃疾名为弃疾,但他那从小使枪舞剑,壮如铁塔的五尺身躯,何尝有什么病?他只有一块心病: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间鹧鸪。
 这是他著名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他途经造口,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回顾四十年前金兵入侵时的悲惨情景写下了这首词,他得的是心之病啊,他甚至嘲笑自己的姓氏:
  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世间应有,芳甘农美,不到吾家门户。比着儿曹,累累却有,金印光垂组。付君此事,从金直上,休忆对床风雨。但赢得、革华 纹绉面,记余戏语。(《永遇乐·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
 这首词从辛家的姓氏着笔,追述艰辛的经历,表白对投降派势不两立的辛辣性格,要做烈日秋霜的抗金志士,不作芳甘浓美的偏安新贵,作者以此与茂嘉共勉,作者表述自己历尽艰难万苦,尝到的却是悲酸的滋味,这是因为我们姓的“辛”字就包含着辛酸与辛苦。你看“艰辛”“酸辛”“悲辛”“辛辣”真是五内俱焚。世上许多甜美之事,顺达之志,怎么总轮不到他?他要不就是被闲置,要不就是走马灯似的被调动。他能不苦闷吗?纵然他把栏杆拍遍,又有谁能会其苦闷呢?
 辛弃疾报国无门,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形成了辛词豪壮苍凉,雄奇而沉郁的风格。
 说到辛弃疾的笔力多深,是刀刻也罢,血写也罢,其实他追求从来不是要做一个词人。
 郭沫若说陈毅:“将军本身是武人,武人本身是政人。” 辛弃疾这个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身是政人。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他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入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作为封建知识分子,对待政治,他不像陶渊明那样浅尝辄止,便不再染政,也不象白居易那样长期在任,亦政亦文。对国家对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有一身早炼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他不计较“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谗言倾盆。所以随时局起伏,他就大忙大闲,大起大落。他是贾谊、诸葛亮、范仲淹一类时刻忧心如焚的政治家。他像一块铁,时而被烧红锤打,时而又被扔到冷水中淬火。
 因而他的词不是传统的文人之词,而是英雄之词。他的词继承了苏轼豪放的词风,但苏轼的豪放仅止于“大江东去”山水之阔,苏轼正当北宋太平盛世还没有民族仇、复国志来炼其词威,故而在题材开拓方面比苏轼有过而无不及。真正做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入”,尤其是他将词这种娱乐性的文体与国家、个人命运紧密结合,使词成为一种抒发“英雄气”的庄重体裁,这比苏轼做得更全面、彻底,从而形成了辛词独特的风格。“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慨,于倚声为变调;而异军突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处,屹然别立一家”。
 辛弃疾的词艺术上的豪放表现在雄奇阔大的意境创造上。辛弃疾战斗的经历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在他词里所表现的常常是阔大的场景,战斗的雄姿,以及那些具有坚强性格的事物。如不怕霜欺雪压的梅花,磊落的长松,堂堂直节的劲竹,“红旗清夜,千骑月临关”、“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层楼”等等的战斗场面。生动而夸张的描绘与想象,构成辛词豪放风格的特征,比之苏轼更生动、更突兀,而由于他一直处在南北分裂时期,又经常受妥协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辛词里不可能有苏轼那种空旷、洒脱的表现,故而形成辛词所特有的豪壮而苍凉、雄奇而沉郁的风格。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往。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这是辛词的代表作,时任镇江知府,当时宰相韩厇企图以出兵北伐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因而重新启用六十五岁的辛弃疾任镇江知府。从表面上看,朝廷很重视他,实际上只是借助他抗战派的影响而已。辛弃疾赴任后,一方面满怀收复中原的壮志,积极布置军事工作,一方面又对韩厇的轻敌冒进感到不安,所以当词人登上北固亭后,触景生情,感慨万端,便写下了这首沉郁苍凉的篇章。作者借咏史而言现实,通过一系列典故,表明对南宋统治者的抨击,对入侵者的仇恨,主张北伐,但反对草率出兵,表达了他对时事的隐忧和壮志未酬的无限忧愤。
 辛弃疾被称为“归正人”,他恢复中原统一中国的政治抱负既和苟且偷安的南宋小朝廷不相容,他政治上的孤危地位和屡遭诽谤的身世又警戒他不能肆意逞强,这就使他有时不能不采取幽隐曲折的比兴手法,表现他百折不回的战斗精神。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摸鱼儿·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辛弃疾这年由湖北转运副使调任湖南转运副使,在同僚的饯别宴席上写下了这首《摸鱼儿》。通过对残春景向的描述,寄寓对国家残破的痛惜、关切,“蛾眉曾有人妒”、“脉脉此情谁诉“,他借此倾诉了自己在投降主义路线统治下的不幸遭遇。据说宋孝宗看了这首词非常恼火,可见刺到了他们的痛处,作者借烟柳迷离,夕阳下沉的景色,写忧国断肠的感情。
 梁启超评曰:“回肠荡气,至于此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长事门”是指汉武帝的陈皇后遭忌被打入长门宫里。辛弃疾以此典故相比,一片忠心、痴情和着那许多辛酸、辛辣、辛苦,真是打翻了五味瓶,今天我们读来,每一个字都让人一惊,直让你觉得就是一滴血,或是一行泪。确实,古代文人的惜春之作多得可以堆成一座纸山,但有哪一首能这样委婉而又悲愤地将春色化入政治、诠释政治呢?美人相思也是旧文人写烂了的题材,有哪一首能这样深刻贴切地寓意国事、评论正邪、抒发忧愤呢?
 雄奇阔大意境的开创,比兴寄托手法的运用,表现了作家的爱国热情、政治理想与丑恶现实的尖锐矛盾,同时也形成了辛词的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豪放无疑是辛词的主体风格,此外,他的作品也写离愁别恨,也具婉约派特征,多情细腻处不亚于柳永、李清照。
 近来愁似天来大,谁解相怜?谁解相怜?又把愁来做个天。都将今古无穷事,放在愁边,却自移家向酒泉。([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柳永、李清照的多情多愁仅止于“执手相看泪眼”,“梧桐更兼细雨”,而辛弃疾词中的婉约言愁之笔,于淡淡的艺术美感中,却含有深沉的政治与生活哲理。真正的诗人,最善以常人之心言大情大理,能于无声处炸响惊雷。辛弃疾的词充满了爱国热情和战斗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是时代的艺术写照,他的词是为他的抗金政治主张服务的,是他同南宋投降主义路线作斗争的锐利武器,辛词完全突破了婉约派词的绮靡内容和音律的羁绊,吸收了丰富的民间语言,采用了大量散文化词句,广泛地熔炼历史题材为其作品的现实内容服务,笔力雄健,风格多样,大大地开拓了词的境界,在词的革新运动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南宋的评论家说他的词:“横绝六合,扫空万古”在这一点上,宋代词人少有比得上他的。
 如果要给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他一生大都在被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当权者不让他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和艺术的反面环境,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锤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中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涨、冲击、积聚,既然这股能量一不能化为刀枪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从“沙场秋点兵”到“天凉好个秋”,从决心为国弃疾去病,到最后掰开嚼碎,识得辛字含义,再到自号“稼轩”,同盟鸥鹭,辛弃疾走过了一个爱国志士、爱国诗人的成熟过程,诗是随便什么人就可以写的吗?诗人,能在历史上留下名的诗人,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当的吗?“一将成名万骨枯”,一员武将的故事,还要多少持刀舞剑者的鲜血才能写成?那么有思想光芒又有艺术魅力的诗人呢?他的成名,要有时代的运动,像地球板块的冲撞那样,他时而被夹其间感受折磨,时而被甩在一旁被迫冷静思考,所以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参考书目:
邓乔彬:《宋词与人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版,第14、25、79、102、200页。
刘坎龙,《辛弃疾诗词详注》,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版,第33、46、89、211页。
辛弃疾著,邓广铭笺注,《稼轩词编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版,第45、88、165、198页。
《辛弃疾词文选注》注释组,《辛弃疾词文选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1版,第3、25、69、77、89页。
夏承焘著,《唐宋词欣赏》,北京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2004年7月第5次印刷,第93、95页。


以上为本篇毕业论文范文把栏杆拍遍的介绍部分。
本论文在社科论文栏目,由论文网(www.zjwd.net)整理,更多论文,请点论文范文查找

毕业论文降重 相关论文

收费专业论文范文
收费专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物理学论文
自动化专业论文
测控技术专业论文
历史学专业论文
机械模具专业论文
金融专业论文
电子通信专业论文
材料科学专业论文
英语专业论文
会计专业论文
行政管理专业论文
财务管理专业论文
电子商务国贸专业
法律专业论文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
物流专业论文
人力资源专业论文
生物工程专业论文
市场营销专业论文
土木工程专业论文
化学工程专业论文
文化产业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
护理专业论文
数学教育专业论文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心理学专业论文
信息管理专业论文
工程管理专业论文
工业工程专业论文
制药工程专业论文
电子机电信息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专业
新闻专业论文
艺术设计专业论文
采矿专业论文
环境工程专业论文
西班牙语专业论文
热能与动力设计论文
工程力学专业论文
酒店管理专业论文
安全管理专业论文
交通工程专业论文
体育教育专业论文
教育管理专业论文
日语专业论文
德语专业论文
理工科专业论文
轻化工程专业论文
社会工作专业论文
乡镇企业管理
给水排水专业
服装设计专业论文
电视制片管理专业
旅游管理专业论文
物业管理专业论文
信息管理专业论文
包装工程专业论文
印刷工程专业论文
动画专业论文
环境艺术专业论文
信息计算科学专业
物流专业论文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范文
营销专业论文范文
工商管理论文范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范文
法律专业论文范文
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小学教育论文范文
学前教育论文范文
财务会计论文范文

电子商务论文范文

上一篇:爱所应爱,憎所应憎——从《巴黎.. 下一篇:拜伦诗歌中的反叛性

最新论文

精品推荐

毕业论文排版

热门论文


本站简介 | 联系方式 | 论文改重 | 免费获取 | 论文交换

本站部分论文来自网络,如发现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删除 E-mail:229120615@qq.com

毕业论文范文-论文范文-论文同学网(www.zjwd.net)提供社科论文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设计,论文范文,毕业设计格式范文,论文格式范文

Copyright@ 2010-2024 zjwd.net 毕业论文范文-论文范文-论文同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