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范文网-论文范文
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学前教育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 工商管理 会计专业 行政管理 广告学
机械设计 汉语文学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药学论文 播音主持 人力资源 金融论文 保险学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计算机论 电子信息 市场营销 法学论文 财务管理 投资学
体育教育 小学教育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书法论文 护理论文 心理学论 信息管理 公共事业 给水排水 新闻专业 摄影专业 广电编导 经济学
  • 范文首页 |
  • 毕业论文 |
  • 论文范文 |
  • 计算机论文 |
  • 外文翻译 |
  • 工作总结 |
  • 工作计划 |
  • 现成论文 |
  • 论文下载 |
  • 教学设计 |
  • 免费论文 |
  • 原创论文 |
搜索 高级搜索

原创毕业论文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范文网-论文范文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我国汽车出口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作者: (字数:7251) 浏览:2次
免费专业论文范文
免费专业论文
政治工作论文
计算机论文
营销专业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范文
医药医学论文范文
法律论文范文
生物专业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范文
化学教学论文范文
电子专业论文范文
历史专业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社会学专业论文
英语专业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范文
语文专业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范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社科文学论文
教育论文范文
数学论文范文
物流论文范文
建筑专业论文
食品专业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范文
工商管理论文范文
会计专业论文范文
专业论文格式
化工材料专业论文
英语教学专业论文
电子通信论文范文
旅游管理论文范文
环境科学专业论文
经济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范文
营销专业论文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范文
物流论文范文
财务会计论文范文
数学教育论文范文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范文
法律专业论文范文
工商管理论文范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专业论文
环境艺术专业论文
信息计算科学专业
物流专业论文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范文
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范文
机械模具专业论文
报告,总结,申请书
理工科专业论文
心理学论文范文
学前教育论文范文



毕业论文范文题目:我国汽车出口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范文关键词:我国汽车出口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汽车出口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毕业论文范文介绍开始:
XCLW136986  我国汽车出口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我国汽车出口现状
(一) 出口规模
(二) 出口结构
(三) 出口企业
(四) 出口市场分布
二、我国汽车出口面临的问题
(一) 出口环境欠佳
(二) 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产品
(三)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四) 售后服务滞后
三、促进我国汽车出口的对策
(一) 政府加强政策引导
(二) 重视产品质量与品牌建设
(三) 加大研发投入
(四) 完善服务网络体系

内 容 摘 要
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迅猛发展,汽车出口规模逐步扩大。在分析我国汽车出口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汽车出口存在环境欠佳、缺乏品牌竞争力、创新能力不足、售后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我国应加强政策引导,重视产品质量与品牌建设,加大研发投入,完善服务网络体系,以促进汽车出口。
【关键词】 汽车; 出口贸易; 创新能力; 售后服务

我国汽车出口始于1957年,20世纪60、70年代以无偿援外方式出口,20世纪80年代开始汽车产品贸易出口,但整体水平比较低。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汽车产业创造了巨大奇迹,2009 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已位居世界第一,但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汽车出口量大幅下滑,当年出口量下降了 51% 。2010年随着国际市场复苏,出口量开始回升,2012年突破了100万辆。2013 年出口97. 73万辆,但汽车出口量仅占到国内总产量的 4. 42% ,这与我国的巨大产能是极不相称的,我国汽车出口还面临着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我国汽车出口现状
(一) 出口规模
我国汽车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现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生产和消费市场。近十年来我国汽车出口也得以快速发展,2003—2007年,出口连续5年保持100% 以上的“井喷式”增长,出口量从2004年的约13万辆猛增至2013年的近98万辆,增加了 6 倍多( 见表 1) 。
表 1 2004—2013年我国汽车出口量
年份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出口数量( 万辆)
13.63
88.32
34.34
61.44
68.10
33.24
56.62
81.43
101.50
97.73

注: 数据来源于中国汽车出口年鉴
(二) 出口结构
乘用车近年来出口量的增速远远超过商用车。2013年我国汽车整车出口为 97. 73 万辆,其中乘用车出口59. 63万辆,占出口总量的61. 02%,商用车的出口比重从2001年的 86. 3% 下降到 2013年的 39% ,我国乘用车出口已经占据各类汽车出口的主导地位( 见图 1) 。图 1 2004 年与近三年乘用车和商用车的出口量构成数据来源: 根据中国汽车出口月报整理计算
(三) 出口企业
在我国汽车出口企业中,国有企业占据主导地位,自主品牌发展势头强劲。2013年,奇瑞汽车出口量继续高居榜首,共计出口18. 48万辆,同比增长16. 26% ; 出口量排名第二到第十位的企业依次为: 吉利、长城、上汽、力帆、东风、江淮、广汽、长安和北汽,出口量分别为10. 08万、9. 65万、9. 56万、8. 70万、8. 48万、5. 72万、5. 30万、5. 19万和 5. 09万辆。除了江淮和长安,其他企业的出口量与 2012年同期相比,都有一定的增长,其中吉利和力帆增速最快,广汽、上汽、东风、北汽和长城也呈快速增长势头,总体表现比较突出。2013 年,上述十家企业共出口汽车86. 26万辆,占全国汽车出口总量的81. 68% 。
(四) 出口市场分布
我国汽车出口车型以中低端汽车为主,主要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进入国际市场。我国汽车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非洲、中东和东南亚等传统市场。2009年和2010年,我国对俄罗斯与乌克兰出口增速减缓,非洲逐渐成为我国汽车出口最大市场。2013年,我国汽车出口量排名前五位的国家分别是: 阿尔及利亚、俄罗斯、智利、伊朗、秘鲁。由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汽车市场的技术认证、安全标准、排放标准等较高,我国对这些国家的出口量仍然较少。
二、我国汽车出口面临的问题
(一) 出口环境欠佳
从国内环境来看,我国汽车产品和技术存在同质性,竞争对手大多来自于国内同行,导致了所谓的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汽车企业主要采取低价出口策略,虽然有所成效,但长期来看容易扰乱正常的出口秩序,并形成恶性竞争。如一些企业为了争抢订单,互挖墙脚、竞相压价,还存在违规出口现象。很多进口国规定,小批量进口样车和试验车可以不做认证,我国部分汽车产品就无法达到进口国要求,利用此规定以样车和试验车的名义出口,以达到规避技术贸易壁垒的目的。从国际环境来看,随着我国汽车出口规模逐年扩大,贸易摩擦也频发。进口国通常以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本国知识产权、维护本国经济安全等为借口对我国汽车出口设置了严格苛刻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不仅对其进口的汽车产品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而且采用更全面的知识产权战略,在全球各国频繁申请专利,利用他国的法律保护其知识产权,我国汽车企业多次被控侵犯知识产权,汽车出口受到阻碍。
(二) 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产品
品牌是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体现。在海外,一提起中国汽车,常常被认为是“低端”产品,适应性差,价低质劣。目前,我国尚未掌握生产中高端汽车的核心技术,这对我国高端汽车出口造成很大影响。我国轿车工业采取与外资“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导致我国汽车出口处于十分被动的境地。尽管奇瑞、东风、吉利等知名品牌也已经在国内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但其品牌知名度远远无法与国际汽车巨头相比,严重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
(三)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近70%的汽车工业技术创新都是来自于汽车电子技术。近年来,每次国际法规标准的升级和汽车技术的进步几乎都与汽车电子的应用息息相关,但是我国严重缺乏相关核心技术。我国汽车几乎所有发动机的电喷系统、ESP车身电子稳定系统、中央控制器、发动机的管理系统、电动后视镜、起发电机等均由外商独资垄断或由合资企业生产。国外大型企业在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拥有绝对的优势,所以在标准制定方面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我国汽车企业曾经希望通过与发达国家的车企合资来加快技术改进,但合资外方企业往往将核心技术牢牢地抓在手中,国内中小型企业虽然对一些先进技术具备一定的模仿和开发能力,但是受自身实力限制,难以消化吸收再创新,往往只能采取长期模仿外资企业技术的战略。目前,虽然我国已跻身世界汽车制造大国,如果长期解决不了技术创新及核心技术缺乏的瓶颈问题,只能逐渐拉大我国与汽车强国的差距。
(四) 售后服务滞后
汽车是一个集产品、安全、质量和售后服务于一体的商品,不同于一般的消费品。中国汽车由于低价优势在海外市场受到青睐,但是普遍缺乏售后服务。越来越多的国内汽车企业把目光投向国际市场,出口企业的数量多,但是非常分散,单个企业出口量较少,品牌市场保有量过低,从而导致海外售后服务滞后,客户在汽车质量出现问题后找不到维修配件和稳定的服务商,这严重影响了我国汽车的品牌形象和出口的可持续发展。经过规范整顿汽车出口秩序,我国汽车出口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出口主体分散的格局尚未发生根本变化,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出口经营企业通过“借壳”等方式出口汽车,甚至大量企业一年只出口几十辆汽车,并且销售至很多国家,出口利润远远不足以弥补设立售后服务网络需要的费用,导致一些车企不愿意在国外售后服务过多投入,尤其是对新进入的市场,售后服务更是一大软肋。
三、促进我国汽车出口的对策
(一) 政府加强政策引导
我国应该通过积极的出口政策和产业政策引导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我国汽车出口不能一味地强调廉价劳动力和低成本优势,应制定完善相关法规,使不正当竞争出口企业面临国际反倾销诉讼和国内法规的双重惩罚,提高汽车出口门槛,为我国汽车出口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汽车生产企业、出口企业的管理,严格施行生产企业授权管理和出口资质管理,从而进一步规范汽车出口秩序,剔除资质差的出口经营主体,禁止不符合条件的企业从事汽车出口。政府应该适时举办相关讲座,宣传自贸区规则,帮助企业了解和利用自贸区相关规则,从而降低成本、扩大出口并简化申领原产地证书的程序,这样不但能够提高签发效率,还能够调动企业进入自贸区市场的积极性。除了上调出口退税率,政府应
我国汽车出口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汽车出口始于1957年,20世纪60、70年代以无偿援外方式出口,20世纪80年代开始汽车产品贸易出口,但整体水平比较低。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汽车产业创造了巨大奇迹,2009 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已位居世界第一,但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汽车出口量大幅下滑,当年出口量下降了 51% 。2010年随着国际市场复苏,出口量开始回升,2012年突破了100万辆。2013 年出口97. 73万辆,但汽车出口量仅占到国内总产量的 4. 42% ,这与我国的巨大产能是极不相称的,我国汽车出口还面临着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我国汽车出口现状
(一) 出口规模
我国汽车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现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生产和消费市场。近十年来我国汽车出口也得以快速发展,2003—2007年,出口连续5年保持100% 以上的“井喷式”增长,出口量从2004年的约13万辆猛增至2013年的近98万辆,增加了 6 倍多( 见表 1) 。
表 1 2004—2013年我国汽车出口量
年份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出口数量( 万辆)
13.63
88.32
34.34
61.44
68.10
33.24
56.62
81.43
101.50
97.73

注: 数据来源于中国汽车出口年鉴
(二) 出口结构
乘用车近年来出口量的增速远远超过商用车。2013年我国汽车整车出口为 97. 73 万辆,其中乘用车出口59. 63万辆,占出口总量的61. 02%,商用车的出口比重从2001年的 86. 3% 下降到 2013年的 39% ,我国乘用车出口已经占据各类汽车出口的主导地位( 见图 1) 。图 1 2004 年与近三年乘用车和商用车的出口量构成数据来源: 根据中国汽车出口月报整理计算
(三) 出口企业
在我国汽车出口企业中,国有企业占据主导地位,自主品牌发展势头强劲。2013年,奇瑞汽车出口量继续高居榜首,共计出口18. 48万辆,同比增长16. 26% ; 出口量排名第二到第十位的企业依次为: 吉利、长城、上汽、力帆、东风、江淮、广汽、长安和北汽,出口量分别为10. 08万、9. 65万、9. 56万、8. 70万、8. 48万、5. 72万、5. 30万、5. 19万和 5. 09万辆。除了江淮和长安,其他企业的出口量与 2012年同期相比,都有一定的增长,其中吉利和力帆增速最快,广汽、上汽、东风、北汽和长城也呈快速增长势头,总体表现比较突出。2013 年,上述十家企业共出口汽车86. 26万辆,占全国汽车出口总量的81. 68% 。
(四) 出口市场分布
我国汽车出口车型以中低端汽车为主,主要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进入国际市场。我国汽车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非洲、中东和东南亚等传统市场。2009年和2010年,我国对俄罗斯与乌克兰出口增速减缓,非洲逐渐成为我国汽车出口最大市场。2013年,我国汽车出口量排名前五位的国家分别是: 阿尔及利亚、俄罗斯、智利、伊朗、秘鲁。由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汽车市场的技术认证、安全标准、排放标准等较高,我国对这些国家的出口量仍然较少。
二、我国汽车出口面临的问题
(一) 出口环境欠佳
从国内环境来看,我国汽车产品和技术存在同质性,竞争对手大多来自于国内同行,导致了所谓的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汽车企业主要采取低价出口策略,虽然有所成效,但长期来看容易扰乱正常的出口秩序,并形成恶性竞争。如一些企业为了争抢订单,互挖墙脚、竞相压价,还存在违规出口现象。很多进口国规定,小批量进口样车和试验车可以不做认证,我国部分汽车产品就无法达到进口国要求,利用此规定以样车和试验车的名义出口,以达到规避技术贸易壁垒的目的。从国际环境来看,随着我国汽车出口规模逐年扩大,贸易摩擦也频发。进口国通常以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本国知识产权、维护本国经济安全等为借口对我国汽车出口设置了严格苛刻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不仅对其进口的汽车产品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而且采用更全面的知识产权战略,在全球各国频繁申请专利,利用他国的法律保护其知识产权,我国汽车企业多次被控侵犯知识产权,汽车出口受到阻碍。
(二) 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产品
品牌是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体现。在海外,一提起中国汽车,常常被认为是“低端”产品,适应性差,价低质劣。目前,我国尚未掌握生产中高端汽车的核心技术,这对我国高端汽车出口造成很大影响。我国轿车工业采取与外资“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导致我国汽车出口处于十分被动的境地。尽管奇瑞、东风、吉利等知名品牌也已经在国内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但其品牌知名度远远无法与国际汽车巨头相比,严重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
(三)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近70%的汽车工业技术创新都是来自于汽车电子技术。近年来,每次国际法规标准的升级和汽车技术的进步几乎都与汽车电子的应用息息相关,但是我国严重缺乏相关核心技术。我国汽车几乎所有发动机的电喷系统、ESP车身电子稳定系统、中央控制器、发动机的管理系统、电动后视镜、起发电机等均由外商独资垄断或由合资企业生产。国外大型企业在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拥有绝对的优势,所以在标准制定方面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我国汽车企业曾经希望通过与发达国家的车企合资来加快技术改进,但合资外方企业往往将核心技术牢牢地抓在手中,国内中小型企业虽然对一些先进技术具备一定的模仿和开发能力,但是受自身实力限制,难以消化吸收再创新,往往只能采取长期模仿外资企业技术的战略。目前,虽然我国已跻身世界汽车制造大国,如果长期解决不了技术创新及核心技术缺乏的瓶颈问题,只能逐渐拉大我国与汽车强国的差距。
(四) 售后服务滞后
汽车是一个集产品、安全、质量和售后服务于一体的商品,不同于一般的消费品。中国汽车由于低价优势在海外市场受到青睐,但是普遍缺乏售后服务。越来越多的国内汽车企业把目光投向国际市场,出口企业的数量多,但是非常分散,单个企业出口量较少,品牌市场保有量过低,从而导致海外售后服务滞后,客户在汽车质量出现问题后找不到维修配件和稳定的服务商,这严重影响了我国汽车的品牌形象和出口的可持续发展。经过规范整顿汽车出口秩序,我国汽车出口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出口主体分散的格局尚未发生根本变化,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出口经营企业通过“借壳”等方式出口汽车,甚至大量企业一年只出口几十辆汽车,并且销售至很多国家,出口利润远远不足以弥补设立售后服务网络需要的费用,导致一些车企不愿意在国外售后服务过多投入,尤其是对新进入的市场,售后服务更是一大软肋。
三、促进我国汽车出口的对策
(一) 政府加强政策引导
我国应该通过积极的出口政策和产业政策引导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我国汽车出口不能一味地强调廉价劳动力和低成本优势,应制定完善相关法规,使不正当竞争出口企业面临国际反倾销诉讼和国内法规的双重惩罚,提高汽车出口门槛,为我国汽车出口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汽车生产企业、出口企业的管理,严格施行生产企业授权管理和出口资质管理,从而进一步规范汽车出口秩序,剔除资质差的出口经营主体,禁止不符合条件的企业从事汽车出口。政府应该适时举办相关讲座,宣传自贸区规则,帮助企业了解和利用自贸区相关规则,从而降低成本、扩大出口并简化申领原产地证书的程序,这样不但能够提高签发效率,还能够调动企业进入自贸区市场的积极性。除了上调出口退税率,政府应结合其他方式鼓励汽车出口。相关部门可以出台优惠政策促进航运企业与汽车出口企业合作,降低出口运输费用。
(二) 重视产品质量与品牌建设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要想提高国际竞争力,必须重视并提高产品质量。这需要企业、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企业应该不断改进现有技术并且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管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同时要对目标市场的经济、自然、人文等环境进行调研分析,生产适合目标市场的优质产品。行业协会可以通过制定行业规范对汽车产品的质量进行把关。政府应完善出口质量监督和惩罚机制,设立专门渠道处理对我国出口的汽车质量投诉,对于不合格的企业进行处罚,完善汽车召回制度,保护海外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积极在目标市场进行品牌宣传,让中国车企能够在海外市场保持可持续发展。
(三) 加大研发投入
世界汽车巨头们对汽车研发的投入巨大,我国汽车企业由于基础薄弱、资本积累量不足,研发投入差距巨大。这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建立汽车技术研发平台,不仅要对那些立竿见影的项目进行投入,还应该增加对基础性科研项目的投入,增强汽车产业发展的后劲。另一方面企业要解决单纯模仿的问题,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从而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 要增加研发投入,改善资金分配结构,提高对汽车电子技术等关键技术的投入,保证研发投入效率。企业要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同搭建研发平台,建立完善的人才储备培养基地。
(四) 完善服务网络体系
汽车产业的竞争已经不再是传统的成本价格竞争,服务是竞争中的制胜秘诀,加快完善海外服务网络建设是我国汽车出口企业的当务之急,单一的产品出口已经不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必须将产品出口与服务有效结合。汽车出口企业要树立现代服务理念,在产品进入国外目标市场之前就要先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保证配件供应充足、维修保养便利,在进入目标市场后随时根据客户的反馈优化服务,以满足客户的需要。由于出口主体分散,出口企业应该相互合作,建立服务网络平台,提高我国汽车企业的总体服务水平。一些大型汽车集团的财务公司可以开展汽车金融服务,在国外设立汽车金融服务机构,促进汽车销售。

参 考 文 献
[1]仝奇 . 新时期我国汽车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商,2012( 23) .
[2]李吉阳 . 让数据告诉未来[J]. 汽车观察,2013( 9) .
[3]陈冰梅 . 技术创新与汽车出口竞争力研究[J].职业,2013( 14) .
[4]王秀杰,司徒德蓉,赵小羽 . 我国汽车产品出口问题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2( 8)



以上为本篇毕业论文范文我国汽车出口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的介绍部分。
本论文在经济论文栏目,由论文网(www.zjwd.net)整理,更多论文,请点论文范文查找

毕业论文降重
收费专业论文范文
收费专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物理学论文
自动化专业论文
测控技术专业论文
历史学专业论文
机械模具专业论文
金融专业论文
电子通信专业论文
材料科学专业论文
英语专业论文
会计专业论文
行政管理专业论文
财务管理专业论文
电子商务国贸专业
法律专业论文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
物流专业论文
人力资源专业论文
生物工程专业论文
市场营销专业论文
土木工程专业论文
化学工程专业论文
文化产业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
护理专业论文
数学教育专业论文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心理学专业论文
信息管理专业论文
工程管理专业论文
工业工程专业论文
制药工程专业论文
电子机电信息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专业
新闻专业论文
热能与动力设计论文
教育管理专业论文
日语专业论文
德语专业论文
轻化工程专业论文
社会工作专业论文
乡镇企业管理
给水排水专业
服装设计专业论文
电视制片管理专业
旅游管理专业论文
物业管理专业论文
信息管理专业论文
包装工程专业论文
印刷工程专业论文
动画专业论文
营销专业论文范文
工商管理论文范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范文
法律专业论文范文
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小学教育论文范文
学前教育论文范文
财务会计论文范文

电子商务论文范文

上一篇:土地评估业的风险与防范 下一篇:我国房地产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

最新论文

精品推荐

毕业论文排版

热门论文


本站简介 | 联系方式 | 论文改重 | 免费获取 | 论文交换

本站部分论文来自网络,如发现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删除 E-mail:229120615@qq.com

毕业论文范文-论文范文-论文同学网(www.zjwd.net)提供经济论文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设计,论文范文,毕业设计格式范文,论文格式范文

Copyright@ 2010-2024 zjwd.net 毕业论文范文-论文范文-论文同学网 版权所有